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崩山追兇:查鑽探 查公式 查施工及養護品質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罹難者被尋獲,國道三號崩坍事件的焦點,轉向追查事故的元兇,究竟有沒有人謀不臧。對此,交通部表示:會委託大地工程學會籌組專家小組負責。除了施工以及養護品質,必須由交通部負全責之外,交通部官員表示:目前全世界採用的工程改良方法,使用的理論基礎都相同,換言之,這一次出現超乎預期大量崩山,有兩種可能,包括鑽探資料無法確實反映出當地的地質狀況,導致推估的施工強度不足。第二種可能則是「公式」本身就出錯,設計規範必須重整改寫?!換言之,要追查元兇,恐怕不能只鎖定在工程品質而已。(彭群弼報導)

國道走山,導致三十多年以來頭一遭的道路封閉及人命損失,交通部面對邊坡工程的施工及養護,必須面對責任追究,無可逃避。但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可能?將是未來由學術界、專業團體組成的調查小組,必須拿出結果,給社會大眾,特別是罹難者家屬一個交代的關鍵。


交通部官員表示:除了施工品質及養護兩大部分需要釐清之外,多年來地質及工程界所使用的工程改良方法,背後的理論基礎是來自於日本及歐美幾位國際級的大師所發展的公式:藉以推估將一座處於穩定狀態,也就是「安息坡」的坡腳挖斷時,人工補強的強度及工法應該做到何種程度,就可以讓山體回復到「安息坡」的安定狀態,世界各國都用同一套公式計算,多年來也證實有效。但這一次發生大規模崩山,卻完全推翻了這一套國內外沿用多年的設計邏輯。

因此,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有兩種可能:不是當初的原始資料出錯,就是公式本身出了問題。原始資料涉及當地的地質鑽探,是否充分掌握了整座山體的地質分佈變化,為何沒有掌握到導致坡面滑動的成因,抑或是鑽探的數量不夠,位置不對?其次,公式本身也有可能出錯,換言之,當初推估的根本不符合實際的狀況,導致施工規模不足,國際理論大師也要回去重算?

換言之,目前外界各方的說法,在缺乏事實證據的情況下,想像的成分居多,如果連理論都被推翻,恐怕地質,學術界都必須面對徹底重新思考的處境。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