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房地產調控需建立長效機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做完變相降價、“零成交”等一系列試探性動作之后,部分開發商對樓市調控政策放松的期待似乎落了空,一些觀察人士所謂“誤傷經濟”的借口也并沒有動搖中央調控政策的決心。

自4月中旬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出臺至今,已接近百日,樓市觀望氣氛越來越濃厚,部分一線城市成交量大幅下降,上海、北京等城市月成交量甚至一度萎縮70%-80%。6月以來,北京、上海、廣州多家開發商的新盤成交慘淡,“零成交日”“零成交樓盤”“零成交區域”等字眼不斷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中。一線城市部分樓盤開始降價,土地市場降溫跡象明顯。

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下降0.1%,這是近15個月來房價首次下降。但就在這個關口,關于放松調控政策的聲音一下子多了起來。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部部長楊紅旭告訴記者,“誤傷經濟”正成為一部分人阻礙執行樓市調控政策的借口。目前包括一部分地方政府在內,各方主體對此次樓市調控多少存在一些疑慮。有的甚至還認為之前的幾次樓市調控最終都以“放松”或“救市”告終,由此推斷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可能會“舊事重演”。


“在某種程度上,現在的房地產行業已經綁架了地方政府,尤其在今年經濟發展還存在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認為,現在開發商心里也有著自己的“小算盤”——成交量不斷萎縮乃至房價下跌,首先擔心的就是地方政府,因為這會造成地方政府稅收收入、轉讓土地收入的下降。而銀行信貸方面,也會因成交萎縮、房價下跌受到影響。“可以說,現在形成了這樣的格局:中央政府希望調控真正產生效果,而開發商乃至銀行業等都不希望房價下降”。

針對這些亂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銀監會、國資委12日分別作出回應,重申調控政策延續性。7月20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再次強調要堅持調控力度不放松,確保政策實施的穩定性和持續性。1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在哈爾濱出席“2010中國市長論壇”時,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七十余位市長、副市長也表示,“一旦放松,房價會強力反彈,調控政策毀于一旦,政府也會失信于民。”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董事程澐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具有典型的“政策市”特征,調控政策是根據市場的起伏變化張弛有度的。下半年中央調控政策是松還是嚴將受到三大要素影響:即銀行對信貸政策的執行尺度、地方政府對調控政策的執行力度、輿論監督的透明程度。預計下半年調控方向將以細化現有政策的深入實施為重點,在促進保障房建設、增加市場供應以及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等層面上實施調控。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認為,解決樓市問題的根本方法是要增加商品房市場土地有效供給,增加持有高端房和多套房的成本,同時考慮到與之相配套的風險控制、住房保障、租房體系、拍賣機制等。應該從土地流轉制度、財政稅收制度、金融監管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土地拍賣制度等六大制度建設方面入手,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建立有效市場,兼顧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引導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