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峰:一個大學生如何成為了機構操盤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22 12:03
很多人都知道在資本市場里有很多機構的操盤手,他們為各自的老板捕捉市場上任何一個可以盈利的機會,他們收入不菲,為人低調,很難有人真正了解他們真實的生活。
我是從2001年開始進入期貨行業的。當時我還在學校,之前做了一年多的股票,雖然很順,但是感覺不過癮不刺激,最主要是明顯感覺股票受資金限制,因此就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后來經過一位師兄介紹,知道了期貨的概念,我就開始在圖書館查閱期貨方面的書籍,之后又找到了機會參加了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期貨知識培訓(我當時在大連上學),之后就開始了我的期貨投資之路。開始做機構操盤手大概是在2005年的時候。
在我看來,期貨里面到處都是機會,也到處都是陷阱,一個人從市場中賺到錢,必定在市場里有另外一個人虧錢,這是一場零和遊戲,沒有豐富的經驗,沒有經過市場的洗禮,很難成就一個成功的期貨投資者。這個市場是殘酷的,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市場。我就經過好幾次爆倉的洗禮,也在市場上交過很多學費,但是回頭看過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起先我是跟著一位期貨公司的客戶做單,他在期貨市場里做了很多年,並且做得很不錯,我們很多小投資者都很崇拜他,他也很樂於教授我們期貨知識,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跟著他做,小打小鬧的也賺了不少錢,但是一次重大的投資操作中,他做單的方向和市場的方向發生了嚴重的偏離,但是他一意孤行,一直堅持自己的方向,並且不斷地加倉,結果虧損越來越嚴重,最終被市場無情地淘汰了,而我因為是他的堅定擁護者,在那波行情中,我也被淘汰出局。整整一個星期,我沒有好好地睡過,腦子里輾轉反側出現的畫面都是那一波行情。
整整一個月,我沒有再碰過期貨,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路和操作,於是收拾起自己殘局,重新開始把爆倉后剩余的資金全部取了出來。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只看盤不做單。這時候我發現,若是不帶著自己的情緒去看待市場的漲跌,似乎思路會清晰很多。等找到感覺以后,我又開始慢慢做單。
先前的本金是5萬元,因為做得很順利,加上有人指導,沒有多久我就做到了10萬元,但是由於那次投資的失誤,我的資金已經縮水到了2萬元。真的有想過不再做期貨了,但是一直割舍不下,我覺得期貨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一種投資。經過了最初賺錢時的興奮,再到暴虧后的沮喪,我心里慢慢平靜了下來,帶著理性我又重新回到了市場里面。正是由於我這次理性的回歸,才造就了我今天的成績。
從那以后,當我做單的時候,理性戰勝了感性,每一次開倉都要給自己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不輕易地開倉,只有在自己有確定把握的時候才做單,並且十分重視風險控制以及止損。慢慢地我越做越順,盤感也越來越好,2002年的時候,當時出口配額和轉基因題材的大豆開始火了起來,我的每一筆單子都是賺錢出來的,這種情況一直到9月份 。由於當時監管的不嚴,而且我的賬單確實漂亮,基本全公司的人都跟我做單,公司開始允許我超倉,也可以說是信用交易吧,有了這個支援后,我更是如虎添翼,更加瘋狂地交易,在大豆價格從2200元/噸向2300元/噸沖擊的時候,我當時持有300手多單。一星期以后,大豆的價格就漲到2300元/噸,於是我凈賺了30多萬元。
在大豆價格創出新高以后,我平了倉之后又開始做空500手,不久價格就又下來50元/噸,我又大賺了一筆。隨著我的操作越來越嫻熟,盈利越來越穩定,我就被一個大戶看上了,邀請我去他的公司做他的專職期貨操盤手。
我們按照我們的資金管理戰略投資期貨,各成員相互間分工合作,在期貨市場上獲取長期穩定收益。
我們不僅要看很多的資料報告,還要關注美國期貨盤面的市場資訊,看不是重點,關鍵是如何理解和解讀那些報告和數據。可以說工作量很大,但是我們有自己的分工合作,相對工作起來也還好,至於收入嘛,只能說一分付出,一分回報吧,相對一般人來說要顯得高得多。
最大的感悟在於,期貨做到一定程度就是做心態。而要想有好的心態,就要有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期貨市場的本質是風險防范,可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另外,我覺得期貨市場里面永遠不會缺乏的是機會,只要抓住了機會,你就會有所回報。一句話,機會在前方,我們在路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