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日以TPP遏制和孤立中國?專家:應戰 不必悲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07 14:41


專家表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是美日在經貿方面遏制和孤立中國的重要舉措,中國無法讓TPP不挑戰中國,中國唯一能做的,就是「應戰」,而對於TPP對中國經貿的挑戰根本「不必悲觀」。中國已經是亞太地區實力超群的經濟強國,吉迪恩 拉赫曼2015年5月在《金融時報》專欄文章《美日無法用TPP遏制中國》中強調,「一個TPP協定不足以、也來不及改變這一點了」。

中新網援引《澎湃新聞》報導,《日本共同社》6日披露了TPP基本談妥的要點包括:日本將新設美國和澳大利亞產大米的無關稅進口配額,在TPP生效第13年達到總計7.84萬噸;關於日本進口牛肉的關稅,從目前的38.5%到第16年下調至9%;高價位豬肉的關稅從4.3%分階段進行下調,第10年取消;低價位豬肉關稅從目前的每公斤482日元(約合人民幣25.5元)到第10年下調至50日元;大麥和小麥事實上的關稅到第9年削減45%黃油和脫脂奶粉設定優惠進口配額,配額以鮮奶換算在第6年達到7萬噸;美國進口日本汽車的關稅經25年逐步取消。汽車零部件方面立刻取消以出口額計算的全部品目的81.3%;醫藥品研發數據保護期實質上為8年。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副教授就此認為,這主要體現TPP在美國、日本、紐西蘭這些國家之間的貨物貿易條件的變化和改善,除了汽車零部件和醫藥品研發數據保護期等之外,TPP目前看到的要點,並沒有太多改變全球產業鏈分佈的內容。對中國來說,中國的出口是和全球產業鏈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除非產業鏈佈局因為TPP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否則中國面臨的實質性壓力遠比想像的要小。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權衡認為,TPP讓亞太經貿關係多了一個渠道和平台,從這一點來講,有助於大國間進一步溝通交流談判,有利於實現合作共贏,也有利於新型國際關係的構建。

著名日本問題專家、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認為,TPP和亞太經貿體系內其他貿易安排存在重疊關係,這種重疊主要不是互補性的,而是替代性的。應該看到,TPP和2013年3月啟動的日本-歐盟 「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2013年6月正式啟動的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P),正在形成一個使世界貿易組織(WTO)被架空的全球經濟格局,是對原有經濟秩序的大幅度乃至徹底改造。

「關於TPP的關鍵性事實就在於,這是一個將包含美國、日本以及另外10個環太平洋經濟體的貿易協定——但將中國排除在外。」吉迪恩‧拉赫曼在上述文章《美日無法用TPP遏制中國》中這樣寫道。

沈逸認為,從意圖上看,美國推動TPP的長期戰略意圖毫無疑問是有制約中國的意思在裏面,但中短期內來看,歐巴馬是希望通過TPP改善美國國內就業,提振美國產品出口,為美國的農產品等打開日本等國家的市場。這不只是美國拉著一幫小夥伴搞圍堵中國的遊戲,而且還是美國威脅日本為首的小夥伴向美國繳納保護費的過程。這個角度下的TPP和當初的「馬歇爾計劃」是完全反過來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搞TPP就是其沒法再繼續貌似無私的當霸權,奉獻公共產品了,而是要收保護費了。最終能否達成意圖,值得關注。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說,TPP參與談判的12個成員,除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美國2013年和另外9個參與TPP談判的成員之間的貿易額在4100億美元,而中美2013年貿易額就超過了5200億美元,「還趕不上中美的(貿易額)」。 (接下頁)

[NT:PAGE=$]

吉迪恩‧拉赫曼同樣強調,現在阻止中國成為亞洲經濟的核心為時已晚——考慮到其中蘊含的所有政治和戰略利益。中國已經成為TPP談判國中多數重要國家(包括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中國還是美國本身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還是韓國和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這兩個亞洲主要經濟體甚至不是TPP談判方。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地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邁克爾 列維則在《金融時報》上撰文《切勿用TPP制衡中國》更指出,以強調「地緣政治」的方式兜售TPP,伴隨著嚴重的風險。如果美國不小心行事,中國可能會將該協定視為一個從經濟上遏制中國的企圖。「美國的亞洲盟國(更不用提加拿大和拉美了)不想參與到與中國的直接對抗中。如果美國的夥伴對這種不受歡迎的聯合感到厭煩,將削弱華盛頓方面在該地區打造的聯盟以及美國的地緣政治地位。」他說。

有觀點認為,中國被孤立於TPP之外,因此認為中國是輸家,並對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表示悲觀,馮瑋表示,「大可不必」。

他說,若中國因為沒有加入TPP就意味被「孤立」,那世界上除了這12個國家,是否都被「孤立」?這在邏輯上首先是說不通的。按照美國前國務卿賴斯2012年8月初發表于英國《金融時報》的說法:「過去8年,中國與15個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與另外約20個國家探討了自由貿易協定;自2009年以來,美國批准了3項在布希任期內磋商的自由貿易協定,並繼續展開——但沒有結束——關於TPP的談判。」換言之,美國正是因為感覺在這方面已落後於中國,所以才大力推進TPP。他表示,我們當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但大可不必悲觀。

而權衡也認為,TPP從某種意義上反映出美國國內政治意義上的考量,也反映出美國和日本等一些國家從國內政治意義上的過多考量。中國目前沒有加入TPP,這是一個短期的過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主導因素還是中國的經濟和貿易地位,不包括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TPP協議是不完整的。目前對於中國來講短期內會有些經貿方面的障礙,但這只是眼前的問題。

沈逸分析認為,TPP是分階段的,從談判、達成基本協議、國內審批、執行以及梯次生效和達成目標。目前,TPP僅僅到了達成基本協議階段,距離真的執行,生效,以及對中國產生影響(如果有影響的話)還有相當的距離;加上此前談判時耗費的時間,中國有充分的時間應對TPP的各種挑戰、衝擊和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存在需要驚慌失措的事情,這是一個早就知道要來,如今終於開始有點變成現實的挑戰,未雨綢繆許久,此次達成基本協議,說明此前的應對準備功夫不會白費。

針對有外媒稱,中國未加入TPP說明中國的市場經濟等制度建設嚴重滯後,馮瑋認為,這樣的觀點並不符合事實。他說,「宏觀調控、市場調節、結構調整」,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大法寶」。中國社會的經濟轉型,就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後各項舉措及其取得的成果,都說明中國的市場經濟正不斷趨於完善。一方面,中國市場經濟還處於完善過程中,另一方面,當今世界並不是極力推崇「市場經濟」的世界,《聯合國發展報告》強調:「凡是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結合得比較好的國家,經濟發展就比較順利,反之就會受到挫折。」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同樣證明了這一判斷。

「雖然TPP是一個開放系統,美國,甚至日本安倍在協議大致達成後,也公開聲稱歡迎中國加入。但事實上,TPP的不少條款對中國而言都是壁壘。」 馮瑋舉例說,如果現在中國放開貨幣自由兌換,必然會導致中國經濟大幅度動蕩,資本大量外流;再如國企私有化。過去10年,中國的國有企業並未弱化,而且越來越壯大,要想加入TPP,就要國企私有化。另外,環境保護、勞工權益、智慧財產權等也存在各種障礙。 (接下頁)

[NT:PAGE=$]

「我曾說,假設中國加入TPP,無異於6歲小孩和26歲青年進行拳擊比賽。至於是否對中國構成實質性影響,關鍵看中國怎麼做。」他強調,中國無法讓TPP不挑戰中國,中國唯一能做的,就是「應戰」。

權衡認為,在應對TPP帶來的挑戰時,中國要全面深化改革,落實好「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把自己內功先練好,這樣才有重要的制度基礎對接新一輪經貿規則;其次要實施「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佈局,與沿線國家也有自由貿易的合作,拓展世界經濟新的增長空間;最後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型經濟新體系,推動全球要素「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流動。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當謀求與它的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影響和能力展現,通過與新加坡、澳大利亞、智利、紐西蘭等國簽署自貿協定,再加上目前中國採取的一些改革創新的政策,包括設立自貿試驗區,政府職能轉換,服務業進一步開放,有助於對接全球經濟新規則。

2015年5月的「2015中國智庫論壇暨綜合開發研究院北京年會」上,時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說,圍繞全球治理的「新版本」正在展開一場新的競爭,中國上海自貿區的啟動,直接原因就是應對TPP的挑戰。上海自貿區成立於2013年,其時TPP談判正方興未艾。「在啟動的時候,有領導說的非常明白,上海自貿區就是在中國最發達的地方劃出一塊地方,試行TPP原則,積極應對美國為首的這一輪新的全球治理體系調整的挑戰。」他說。

沈逸同樣認為,中國回應TPP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無論是「上海自貿區」、「金磚國家」、「亞投行」、「一帶一路」、還是習近平在聯大最新講話中提到的「南南合作」,都是對TPP最好的回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美可能確實是在手拉手搞競爭,兩種世界觀、兩種發展觀、兩條不同發展道路和模式的競爭。」他說,「美國有顯著的先發優勢,中國後勁綿長,從長遠角度來看,新發展觀取代脫胎于冷戰時期的舊發展觀,是歷史的必然。」

日本共同社認為,中國預計將著力推進東盟(ASEAN)國家等16國加入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

儘管12國部長已經在會議上達成TPP基本協定,不過最終協議生效依然需要得到各國國內批准才會正式簽署,這還是個未知數。沈逸說,TPP條文尚未公開,日本、美國國內強大的遊說集團是否願意認可,用本國民眾的福利犧牲來支撐一場所謂遏制中國崛起的新冷戰,而且還是贏面不怎麼大的新冷戰,恐怕會是個比較大的疑問。

對歐巴馬而言,如何在明年的國會投票上得到支持將是一大難題。對於將要進行總統選舉的美國,尚無法預料在其國會佔多數席位的在野黨共和黨是否會配合民主黨歐巴馬政府。

TPP在美國已經遇到強大的阻撓。共和黨黨內選票領先者特朗普已經明確表態將反對TPP。而美國勞工組織和環保組織也明確反對TPP協定。10月4日,大量抗議者聚集在會議酒店門前,高喊「停止TPP」。部分民主黨議員對歐巴馬所謂的TPP協議將幫助美國工人的說法產生了懷疑,左翼陣營反對者要求民主黨議員放棄支援該協定。

加拿大10月19日將迎來議會選舉,受民眾不滿現任政府長期執政及經濟減速的影響,一直推進TPP談判的總理哈珀隸屬的保守黨在選舉活動中陷入苦戰。國會下議院第一大在野黨新民主黨領袖TomMulcair表示,如果他所在的黨贏得了大選,將不會推行TPP協議。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