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世界經濟普遍疲軟 復甦欠缺動力 政府陷入苦戰
鉅亨網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全球經濟陷入泥淖難以前行,對美國日本政府來說是一門複雜的課題。
金融危機在 2007 年爆發時,世界各國當局窮盡全力投入處理,望避免大蕭條時代的重演。
3 年後的今天,方興起的全球復甦失去動力,各國政府又再度陷入了艱難處境。
這一次如果情況再度惡化,政府重新扶持經濟的資源可能所剩無幾,最重要的是,無論對經濟下什麼藥方,可能都會帶來副作用。
對於美國聯準會 (Fed) 來說,有問題的投藥方式可能正是投入購買美國公債。央行官員們對於許多基本問題意見分歧:例如經濟前景究竟有多黑暗?採取金融支援的門檻如何訂立?以及投注更多資金進入金融體系,究竟是利是弊?
Pierpont Securities 首席經濟學家 Stephen Stanley 指出:「經濟並未崩潰,因此由目前祭出寬鬆政策的舉措,可以看出聯準會官員們有點慌了。他們需要確定,所作出的決策是強力且經過完善解釋的。」
Fed進一步實施寬鬆政策的做法,對其他各有狀況的國家來說,可能困難度更高。
上周日本政府介入干預外匯市場,睽違 6 年來頭一遭下砍日元身價,望改善國內出口導向經濟的競爭力。
日元走強限制日本出口發展,令國內物價萎縮、消費者需求下滑且企業投資縮水等情況難見終結。
日本單方面打壓匯率,引發他國可能跟進傚仿的擔憂,且將對全球復甦形成重創,這也引起其他國家的激烈批評。
歐元區財長集團主席容克 (Jean-Claude Juncker) 聲稱:「我們並不喜歡日本當局的作為。」
歐元區經濟成長的動力,來自德國出口導向的經濟,在日本壓低日元後,歐元 3 個交易日來上漲將近 5%,政府擔憂如此發展,歐洲國家的復甦將更加緩慢。
全球經濟的疲軟,無疑對 Fed官員的經濟前景和政策決議有著深刻影響,Fed 主席伯南克 (Ben Bernanke) 曾在 8 月底宣稱,在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前,必須先確定美國經濟狀況有明顯的萎縮現象。Fed 已將美國基準利率下砍至近乎於零,且買入 1.7 兆美元的長期債券救市。
部分 Fed 官員擔憂,若再度大開貨幣政策仍無法有效促進經濟復甦,將對美國央行的信貸能力造成慘重傷害。其他方面則有人擔心,市場潛藏著陷入混亂的可能性,且通貨膨脹種子已悄悄發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