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影片《危機倒數》 英國金像獎好評不斷
鉅亨網林淑宜
由嘉芙‧蓮碧露(Kathryn Bigelow)執導的《危機倒數》是如何在各路強片中殺出奪獎路?這是怎樣一部片得到英國影視藝術學院金像獎(BAFTA)最佳影片的好評?從這部電影的議題就可以發現導演和劇本的匠心獨具。
影片《危機倒數》在英國金像獎中得到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音效等6項大獎,可說是攘括不少大獎及重要的技術類獎項,此外被《Time》雜誌、滾石雜誌等精選為2009年十大影片之一。這樣的好評來自嘉芙‧蓮碧露導演擅長的寫實主義電影敘事手法。
嘉芙‧蓮碧露導演 訪談 (圖:BAFTA)
影片背景故事為世界皆知的美伊戰爭,撇除戰爭片血腥掃殺的敘事,導演挑選了「美軍拆彈部隊成員陷入巴格達都市叢林戰的恐懼情緒」橋段。影片一開頭引述紐約時報記者克里斯‧海格斯一句話:「戰鬥的衝擊是一種癮,強效而致命!因為戰爭就是種毒品…。」點出導演和編劇對於「雙邊戰爭」的觀點,導演特別表示,貫穿全片的中心概念就是要傳達「恐懼」帶給人心的體驗,並藉由經歷恐懼與抉擇──當用鑷子拆除炸彈時,卻會造成方圓百里的人員傷亡──帶給人隊戰爭與暴力的深醒。同時也用另一種「暴力美學」的面向來解釋,仍有人願意涉入這樣危險的工作,而這樣被視為具有快感的工作也會讓人上癮──探討自願入戰場軍人的心境轉折。
另外,《危機倒數》還有一個制勝處在於攝影運鏡的手法。本片的攝影多運用近景鏡頭(close shot)和不同的攝影機運動鏡頭(camera movements)營造、描寫出拆彈人員主要戲路中的情緒轉折,加上嘉芙‧蓮碧露導演是女性,擅長運用其女性的細膩觀察,刻劃出一場場橋段中的生命價值議題。
嘉芙‧蓮碧露導演 (圖:BAFTA)
由於從今年金球獎到英國金像獎以來,《危機倒數》常拿來跟《阿凡達》作導演手法及故事劇情的比較,但前者探討人心、生命價值的寫實手法,畢竟與動畫特效、大場面調度的《阿凡達》屬不同類型片,所以當《阿凡達》在1月的金球獎拿下最大獎後,2月21日英國影視藝術學院讓《危機倒數》多扳回一城,現在兩片處在勢均力敵的競爭狀態,接下來且看3月份的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會獎落誰家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