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明日再訪華 盼鞏固中國對歐元信心 加深雙方合作
鉅亨網編輯黃欣 綜合報導
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將於本周進行半年來第 2 次的訪華行程,盼能加強雙方的貿易往來,並希望北京當局能表示將以購入南歐問題國家公債來支持脆弱的歐元區。
全球兩大出口國─中國與德國─之間的關係,在2007年時相當冷淡,但近年來梅克爾將兩國關係的重心放在經濟方面。此行訪華,除了有 20 位重要企業執行高層與梅克爾一同前往外,她還帶了 7 位官員隨行諮詢,顯示兩國關係大有進展,因為此規模過去是德國首長出訪歐洲的友好國家時所採用。
《路透社》報導,梅克爾將於 30 日早晨抵達北京並停留 2 天。在預定行程中,溫家寶將陪同梅克爾參觀紫禁城,隨後搭乘高鐵前往天津參觀 Airbus 製造廠,兩國可能在此簽下飛機生產訂單。
德國官員表示,兩位領導人本次會談的議題將涵蓋許多層面,從能源、氣候、文化,到如敘利亞問題等的國際事務。不過梅克爾和其代表團的焦點之一,會是對中國高層再度保證歐元區的穩定,及展現德國維護歐元區的決心。一位與梅克爾接近的官員透露,他們需要說服中國,歐元的投資是穩定且安全的,就像他們說服其他投資人一樣。
今年初,當希臘在歐元區其他成員國支持下推動債務重整時,持有希臘公債的中國大型投資人承擔了相當重大的損失,這使中國對歐元區的信心有所動搖。在周四的晚宴上,梅克爾將於中國央行行長、財政官員及主權基金中投公司高層等會面,席間她須試著說服他們希臘只是個案,而西班牙與義大利公債仍然吸引人。
歐洲是中國對大出口市場,對中國而言,歐元是與美元抗衡的重要貨幣。上海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丁純表示,中國希望歐元區保持穩定完整,如果歐元區發生問題,也會對中國形成很大的衝擊。
目前中國並未承諾對歐洲銀行或公債提供現金的支持,而梅克爾方面所能得到的,可能也只是口頭上的支持。過去十年以來,中國與德國合作的興趣大幅增加,隨著德國在歐債危機中的角色愈來愈吃重,中國認為法國顯得無力,也忽略了英國的存在。
中國與德國雙邊貿易近年成長許多,2011 年總額來到 1800 億美元,是 5 年前的 2 倍;溫家寶也曾於 4 月表示,希望 2015 年雙邊貿易總額能達到 2800 億美元。
不過,雙方在文化、政治等多個方面仍相當不同,如持股限制、政策對商業運作的影響等。與中國第一汽車合資的福斯汽車 (Volkswagen AG) (VOW-FR) ,也會擔憂一汽學走他們的關鍵技術,若未來中國產品的品質再向上提升,中國與德國完美的貿易平衡可能會被打破,形成新的競爭關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