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標普:佔比低 信用良好 中資銀行海外擴張不影響評級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中資銀行海外資產的迅猛增長不會影響它們的評級。過去 3 年內中資銀行海外資產擴張約 176%。

標普信用分析師曾怡景表示,儘管國內市場增長前景依舊強勁,但中資銀行正穩步向海外擴張。雖然地理佈局的多元化可能帶來益處,但快速海外擴張也可能考驗中資銀行的運營和風險管理能力。不過標普認爲中資銀行的海外擴張不會影響它們的信用狀況。


根據該報告,儘管主要中資銀行海外資産增長勢頭強勁,但未來兩三年內它們的海外業務不太可能顯著影響標普對它們的評級。這是因爲中資銀行不太可能通過大規模併購擴張海外業務。目前中資銀行海外業務占總資產的比重遠低於 10% ,且由於國內強勁的利潤率,海外利潤的占比則更低。

曾怡景表示,中資銀行海外資產的信用質量仍保持良好,截至 2011 年底不良貸款比率仍遠低於 1% 。海外市場的客戶存款仍是中資銀行主要的融資來源,尤其是在香港。最重要的是,目前爲止中資銀行的收購交易規模均相對較小,表明中資銀行似乎在謹慎前行。

報告指出,中國龐大的貿易順差和作爲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令國內市場流動性過剩。中國人民銀行不時通過抑制國內信貸增長的方式以避免經濟過熱,主要中資銀行發現擴張海外貸款業務是實現資產優化配置和提高利潤率的好辦法。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快速擴張也對中資銀行的海外銀行服務產生了大量需求。

人民幣作爲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使用日益頻繁,自然為中資銀行在海外市場創造了清算和結算服務。此外,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隨後的歐債危機迫使很多全球銀行降低槓桿水平。它們在貸款市場的撤退,尤其是在亞洲新興市場,為中資銀行提供了擴張機遇。

報告還討論了中資銀行海外擴張在路徑、重點地域和客戶群體方面的重大差距。內生增長似乎是中資銀行海外擴張的首選路徑。不過海外收購 (尤其是在香港) 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