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就業市場一潭死水 青年失業嚴重 時間銀行暴增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華爾街日報》指出,西班牙經濟未見起色,就業市場一潭死水,目前 25 至 34 歲青年失業率高達 27% , 16 至 24 歲失業率更升至令人訝異的 53.3% 。該國就業市場只提供低薪臨時職位,令失業人士沮喪不已,甚至有雙學位學士考慮到麥當勞快餐店打工維生。生活逼人,失業者唯有救人自救,展開以服務換服務的「時間銀行」,體現「時間就是金錢」。
香港《文匯報》報導, 38 歲的阿爾塔夫萊擁有英文、商貿的雙學位,數年前因懷孕離職,豈料至今仍未能重返職場。她表示,經多番挫折後,已經不祈求高薪厚職,要她到麥當勞打工亦願意。 22 歲的馬丁亦只能靠兼職度日,眼見擁大學學位的朋友需擔任低層職位,感到痛心。
西國政府向失業救濟開刀以削減債務,更是將大量失業者推上刀鋒口,令獲得援助的失業人口比率,由 2010 年的 78% 降至目前 65%。
求救無望,催生「時間銀行」。它會記錄成員的服務時間,容許他們藉此換取其他人的服務。例如馬丁會照顧長者、為小朋友舉辦派對、幫手搬屋,以換取乘搭順風車。有失業髮型師則為成員剪頭髮,換取食物及生活用品。阿爾塔夫萊則為學生補習,曾獲健身課程作回報,她稱目前正跟隨圖案設計師學習,充實自己,期望將來重返職場。
救人自救的互助精神令失業人士感到鼓舞,令「時間銀行」大受歡迎,數目近 2 年已倍增至 291 家,發起人多是街坊組織或地方政府。以物易物、自製地區貨幣、捐贈舊物等行動,亦成為受失業人士歡迎的自救措施。
納瓦拉大學經濟系主任阿爾塞表示,上述自救措施有助穩定社會秩序,這類交易及互助可為失業人士解決部分經濟及生活上的苦困,減少出現社會動盪的機會。該國另一大學經濟系教授蒙塔爾沃亦認同,自救措施允許失業人士獲取買不起的商品及服務,然而他警告,由於措施不受稅制及金融監管,或令國家退步及經濟逐漸地下化。
外電消息指出,西班牙雖然堅持不用全面求援,但有經濟學家發現政府 5 月制定的預算竟存在巨大漏洞,讓地方自治政府本年度財赤有機會超標 10% 。另外,西國國家統計局昨下調去年及前年經濟增長數據,反映該國前兩年經濟較原先差。
西國月前接受歐盟 1000 億歐元 (約 9717 億港元) 銀行業援助,但經濟大臣金多斯昨表示,當局只需動用當中 600 億歐元 (約 5830 億港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