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西將成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7-15 14:05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和巴西兩國經濟有效緩解了全球需求困境,如果能控制通脹壓力,兩國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支柱。
綜合外電7月15日報道,鑒于當前中國經濟所籠罩的光環以及美國和歐洲經濟前景欠佳,因此不難得出全球經濟命運取決于中國的結論,但其他發展中國家不應被忽視。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規模最大、增長最為迅速的國家中,印度和巴西兩國在推動全球需求方面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近期將2010年印度經濟增長預期從8.8%上調至9.5%,將巴西經濟增長預期從5.5%上調至7.1%。雖然這些數字與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的10.5%相比還有差距,而且中國經濟總量幾乎是印度和巴西之和的兩倍,但在當前全球需求受累于美國和歐洲消費者的情況下,印度和巴西國內經濟在緩解全球需求困境方面發揮的作用已經超出了他們應有的水平。
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商品出口占印度和巴西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比重分別在15%和10%左右,而中國的這一比重達到了40%。但中國的很多出口產品都是進口海外生產的部件再由中國工人組裝后進行再出口,這意味著數據忽略了中國中間產品進口的重要性。且中國經濟高度依賴于外部需求。相比較中國,國內需求在印度和巴西經濟中扮演了更大的角色。
其他人士還會認為,印度出口數據低估了外包軟件工程等服務,但關鍵是印度的對外貿易存在逆差。印度經濟高度傾向進口給全球其他表現更為疲軟的經濟體帶來了提振。巴西的情況同樣如此,其國內經濟發展勝過其出口潛力。相比之下,中國出口驅動的制造基礎則會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拖累。
本周(7月12日當周)早些時候,印度公布5月份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1.5%,增速較4月份的16.5%有所放緩。匯豐(HSBC)亞洲經濟研究主管Frederic Neumann認為,印度工業產值放緩主要與產能受限有關,而不是因為最終需求下滑。他預計,隨著資本開支的增加掃除產能方面的瓶頸,印度工業產值會繼續保持健康增長。這對美國和德國的工業機械制造商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目前超過10%的通貨膨脹率是印度經濟又一個令人擔憂的因素。不過,大多數分析人士相信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有能力控制通貨膨脹壓力。巴西的情況同樣如此,該國貨幣的可自由兌換往往會吸引容易引發通貨膨脹的熱錢涌入。巴西5月份零售額增長10.2%,但巴西央行的最新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2010年巴西通貨膨脹率為5.45%,低于此前一次調查所預計的5.55%,而2011年通脹預期為4.8%。上述預期均位于巴西央行制定的4.5%上下浮動兩個百分點的目標區間內。
分析人士表示,只要印度和巴西央行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繼續有效控制通貨膨脹壓力,那么兩國的貨幣就可能繼續保持穩定甚至走高,這會推動物價溫和上漲,帶動產量強勁增長,進而提振印度和巴西民眾的進口購買力。印度和巴西將為全球經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徐明明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