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做客微訪談:新媒體將獲得主流話語權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12月14日下午消息,知名互聯網專家謝文()今日做客新浪微博微訪談,通過微博與網友暢談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
《連線》雜志創始人Kevin Kelly(業內人暱稱KK)近日到訪中國,KK在編雜志和在各個著名報刊發表文章之余,還寫了若幹部在網絡業,IT業乃至科技界影響頗大的著作。他二十年前的成名作《失控》至今仍在暢銷,中文版也剛剛出版。他的觀點深受業內人士重視,也不時激發出激烈的爭論與辯駁。KK前有網絡的生命力在于去中心化的觀點,現有WEB已死,網絡永生的觀點,都是極具前瞻性又極富爭議的例証。
12月14日,知名互聯網專家謝文發表博客文章“”,闡述了自己對于互聯網業的問題和KK的預言式回答,深受網友好評。當天下午,謝文做客《微訪談名家微講壇》,與網友暢聊“KK的預言”。
謝文精彩語錄:
-新媒體全面取代傳統媒體,不是說全面消滅,而是說在主流話語權,在用戶獲取信息的主渠道,在收入等方面新媒體必然戰勝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要麼轉型新媒體,要麼成為細分市場中的小角色。
-微博對未來門戶的三種可能影響:一是在舊衣服上打個新補丁,能多穿幾天但救不了命。二是二者結合,形成新舊融合的半平台形式。三是借機向WEB2.0方向全面轉型,跟上時代步伐。
-中國互聯網應該全面認真地學習和跟隨美國互聯網業的經驗和發展。經驗是在中國做互聯網必須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教訓是放棄創新,只搞抄襲不能保証一個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
-無論做多麼具體的工作,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概括總結和分析解剖的能力是必要的。互聯網是個腦力勞動產業,不是光賣力氣就能做好的。
-WEB已死是個相對概念,指的是以網頁為主的網絡服務模式相對于非網頁形式的服務已經不再是主流了,WEB2.0平台,第三方應用,視頻,音頻,等等的增長比網頁增長快的多。但不是說網頁就沒用了,只是不再是主要動力而已。
-物聯網是個偽概念,是一些利益集團發明出來撈取利益的。
以下為微訪談實錄:
提問:KK的預言被証實的很多,是否証明了互聯網的發展是有跡可循的?而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領先者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謝文:當然有跡可循,就是從簡單信息溝通向全面網絡生活發展。
提問:KK,你說5年內,90%的美國報紙將消亡。那麼在中國的互聯網環境下,網絡媒體有可能全面取代傳統紙媒嗎?如果可以,需要多久?
謝文:說新媒體全面取代傳統媒體,不是說全面消滅,而是說在主流話語權,在用戶獲取信息的主渠道,在收入等方面新媒體必然戰勝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要麼轉型新媒體,要麼成為細分市場中的小角色。
提問:你認同KK說的WEB已死、網絡永存嗎?怎麼理解這句話呀?
謝文:我也當面和他討論了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負載在網頁上的信息傳播越來越相對增速減緩,而在WEB2.0平台上的“信息場”會成為增長加快的主流。
提問:謝老師今天說可悲的電子商務除了價格戰以外沒什麼新招,是對電子商務的未來不看好嗎?或者說您覺得電子商務應該走什麼方向呢
謝文:電子商務的榜樣是亞馬遜,除了傳統銷售外,還在互聯網上搞創新,例如雲計算,電子書,充分發揮和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增值服務效應,而不是死拼價格和物流。
提問:謝老師,您怎麼看微博對未來門戶的影響
謝文:三種可能:一是在舊衣服上打個新補丁,能多穿幾天但救不了命。二是二者結合,形成新舊融合的半平台形式。三是借機向WEB2.0方向全面轉型,跟上時代步伐。
提問:請問您如何看待智能手機平台上瀏覽器和客戶端的未來?
謝文:沒什麼未來。
提問:您認為KK所認為的互聯網進化論對于中國互聯網適用嗎?
謝文:同樣適用但有中國特色。
提問:在您眼中微博對互聯網的意義是什麼?
謝文:我寫過5篇關于微博的博客,可以參考。
提問:請問KK預言多是針對國外互聯網的發展而言,中國互聯網對國外互聯網的經驗教訓有何借鑒之處。
謝文:中國互聯網應該全面認真地學習和跟隨美國互聯網業的經驗和發展。經驗是在中國做互聯網必須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教訓是放棄創新,只搞抄襲不能保証一個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
提問:請問謝文老師,您能否預測一下究竟要到哪年中國的互聯網才能不限于所謂的“微創新”?
謝文:微創新是個為了自我安慰而發明的概念,毫無價值。至于真正的創新,寄希望于改革開放的大進步,也寄希望與新一代互聯網人。
提問:您認為next big thing會是關于哪方面的?在國內何時有可能出next big thing?
謝文:正如我在博客里說的,五年內不需要也看不到NEXT BIG THING,因為GOOGLE和FACEBOOK創新所開創的新空間和新動力足夠整個產業發展一陣了。至于中國互聯網業,現在該操心的不是什麼BIG THING,而是趕快振奮精神,認真補課。在搜索上,我們勉強及格,但百度離谷歌差距甚遠。在WEB2.0上,還沒有像樣的東西。
提問:您認為如今的互聯網和中小站長最缺乏的東西是什麼?
謝文:缺少做新東西,好東西,大東西的決心,勇氣和能力。
提問:互聯網的理論究竟有多重要,您經常所描述的一些理論,是不是有點脫離實踐,或者只是一個遙遠的烏托邦?
謝文:我談的根本算不上什麼理論,一些概括,觀察,分析而已。無論做多麼具體的工作,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概括總結和分析解剖的能力是必要的。為什麼GOOGLE雇了1000多博士?為什麼比爾‧蓋\茨一年會讀100多本書?互聯網是個腦力勞動產業,不是光賣力氣就能做好的。
提問:對于您的評論,肯定有人喜歡,但也會有人不同意,對于反對的人,您怎麼看呢?
謝文:個人希望對我的評論不喜歡的人越多越好,越多說明我的評論價值越高。
提問:互聯網走向與真實的對接,將怎樣改變我們現實的生活,怎樣減少我們生活得成本。互聯網的未來趨勢是不是一種從豐富生活到便利生活的轉向?
謝文:豐富與便利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豐富談什麼便利?不便利又怎麼豐富?
提問:關系成為web2.0的重要基礎,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下,它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還是說同我們舊有的人情往來,以人情關系進行利益交換的模式相趨同
謝文:關系是個抽象概念,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相對固定,穩定的信息溝通互動渠道。人情關系,利益關系,性關系,等等都是關系的一種具體表現。在中國文化語境下,關系更多地會非正式,個人化,少細分。
提問:與google這種開放模式不同,facebook這種相對封閉的平台的出現是否意味著互聯網時代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開始出現,變得越來越接近于現實的狀況?
謝文:你憑什麼說GOOGLE是開放模式而FACEBOOK是封閉平台?我認為GOOGLE模式無所謂開放不開放,因為它根本沒達到WEB2.0階段。只有在WEB2.0時代才能討論開放與否的問題。FB在開放方面還有很多探索要做,但它是迄今為止最開放的平台。
提問:您昨天說“在新媒體時代,內容生產會更加多媒體,更加信息流(連續,多角度,多方面參與)” “信息流”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傳統紙媒的以一天、一周等時間為節點進行靜止的二傳手式的信息收集方式已經過時?新聞的定義應該變成動態“信息流”,一傳即完成價值,不再需要那種時間節點了?
謝文:內容生產周期消失只是新舊媒體的區別之一,還有單向寫作還是雙向互動寫作,是簡單文本還是文字,數據庫,多媒體相結合,內容只有開頭而永遠沒有結尾。。。等等。
提問:您的所謂“社會引擎(社會化引擎或社會化搜索)”,是否包括即使再智能的google式搜索引擎也無法解決的部分,例如通過關系鏈進行某些求助,還是仍限于“碳基”對“硅基”更巧妙的利用?
謝文:信息分很多中,例如附著在網頁上的文字,這是谷歌的強項。但是還有很多信息,例如場合,姿態,關系,等等,這就不是谷歌模式所能解決的了。只有依托在WEB2.0平台上發展出來的下一代搜索才能全面把握這些信息,從而更精准,更個人化,更智能地為用戶服務。
提問:請問您會一直做IT評論員麼?如果有商業公司請您過去執掌,您目前最看好哪類互聯網公司? 謝謝!
謝文:我比較喜歡做兩種公司,一種是創新型的,一種是轉型期的。但我從不主動做什麼,等機會吧。
提問:WEB已死如何理解?
謝文:在我和他的討論中,KK明確說WEB已死是個相對概念,指的是以網頁為主的網絡服務模式相對于非網頁形式的服務已經不再是主流了,WEB2.0平台,第三方應用,視頻,音頻,等等的增長比網頁增長快的多。但不是說網頁就沒用了,只是不再是主要動力而已。
提問:在中國,誰最有希望填補Facebook web2.0平台的位置?新浪微博還是人人、開心?更重要的是,如何填補?
謝文:是一個未來的新平台,現有的都不行。當然,不排除他們幡然悔悟,重新做起。
提問:今天,在搜索營銷論壇上,阿里巴巴的曾鳴提出互聯網就是電子商務的觀點,您對此認同嗎?
謝文:不評論外行人的外行話。
提問:謝老師,您好!請問您認為的移動互聯網是什麼樣子?
謝文:我不承認“移動互聯網”這個概念。世界上只有一個統一的互聯網,用戶可以通過固定終端或移動終端使用而已。
提問:謝老師 您認為百度搜索地位會被超越嗎?
謝文:如果是公平競爭的話,任何公司都可能被超越。人類歷史上還沒有一個永遠是第一的公司存在過。
提問:互聯網發展最大的原動力和最難逾越的困難是什麼?
謝文:最大原動力是社會與科技的進步,最困難的是現實社會的壓制與幹擾。
提問:現在互聯網信息似乎都集中在幾個大企業里,如新浪微博,facebook這些公司里。你怎麼看?
謝文:正常。如果信息是隨機分布在任何地方那就沒法使用了。問題在于擁有信息的公司是否開放,是否開明,是否善待用戶。
提問:您在博客中說《連線》雜志IPAD版比網絡版賺錢,網絡版比紙質版賺錢,這種成功\是否可以複制?或者說這種模式會不會成為傳統媒體的救命稻草?
謝文:當然可以複制,《連線》目前的狀況在美國不是唯一的。但是,傳統媒體同時經營幾個傳播渠道並且成功\,只能是個例而不能成為趨勢。多數傳統媒體必然死掉,少數可以轉型成功\,其他只能變成新媒體產業鏈的一部分而失去獨立地位。
提問:若與新浪微博競爭,百度、搜狐、騰訊,誰更靠譜?
謝文:就目前狀態看,一個都不靠譜,因為沒有本質區別。想要戰勝新浪微博必須做出新東西來。
提問:我現在比較關心物聯網,你認為物聯網在三年內能發展到什麼水平?是不是可以使得生活和生產更智能化?
謝文:物聯網是個偽概念,是一些利益集團發明出來撈取利益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