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Fair Observer:多角度匯總新聞 評判交予讀者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 發自美國硅谷
天下很大,世界紛亂。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每天都能看到很多新聞,每天都能讀到很多分析。新聞或能客觀,評論總有立場。美國或中國,官方或私人,左翼或是右翼,編輯或作者偏好,不同屬性決定分析評論總有視角之別。換言之,我們看到的新聞解讀總多少受到媒體的影響。
有沒有一家媒體能夠擺脫具體的國界之別,由不同背景人士提供同一事件的多視角解讀,從而讓讀者從不同分析中得出自己的觀點?2010年3月,兩個MBA學生在美國沃頓商學院的創業課程上談到了這一想法,這也是跨國界多視角新聞分析網站的誕生由來。
Fair Observer這麼詮釋自己的目標:理解這個世界(Make sense of the world)。與關鍵詞“世界”相互契合的是,網站創始人都有多國生活的經歷,稱之為“世界公民”也不為過。法比安·諾恩(Fabian Neuen)來自一個德國外交官家庭,隨父母一道周游了50多個國家,會說5種語言;阿圖爾·辛格(Atul Singh)來自印度,就讀於英國牛津,留在英國工作,而後又來到美國求學與創業。
諾恩在德國參過軍,做過風投與投行,在西門子做過諮詢;辛格是作家,在印度創辦過社會公益機構,在英國做公司法律師,專注於金融與資本市場領域。原本兩位社會精英的的生活因沃頓商學院的創業課程相遇而改變,他們夢想改變當前的新聞媒體模式,打造一個世界性的多視角媒體。
兩人討論認為,目前的媒體充斥太多新聞,缺少真正結合背景的深度分析,而分析評論又大多受到媒體及作者本身的影響帶有一定的立場性,還很少有媒體能夠提供多重視角來解讀新聞事件,給讀者一個“觀點的公開市場”。(注:英國政治家、文學家彌爾頓在《論出版自由》中提出,真理是通過各種意見與觀點的公開辯論和競爭中得出。)
兩個沒有新聞從業經驗的人要改變當前的新聞報道與分析模式?“是的,當時很多人覺得我們在開玩笑,甚至覺得我們在異想天開;但我們相信這會是一種全新的新聞報道模式”,諾恩對新浪科技表示。“我們創業的夢想就是改變世界,當時我和辛格也討論過其他創業計劃,但Fair Observer的創意出來後,我們立即做出了決定。”
諾恩還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克里斯蒂安·貝克(Christian Becker),貝克是一名從管理諮詢師轉行的外科醫生,畢業於德國最富盛名的海德堡大學。一拍即合的幾人辭去工作,開始了這段難忘的創業之旅。他們拿出了工作數年的個人積蓄30萬美元,在德國慕尼黑、英國倫敦和美國華盛頓特區設立了三個辦事處,開始正式啟動Fair Observer的項目。
顧名思義,Fair Observer(直譯為公正觀察)需要對同一事件給出不同背景不同視角的分析,讓讀者綜合各方觀點之後得出自己的判斷。高質量的撰稿人是這個新聞網站的成功關鍵,諾恩等人開始通過郵件、電話以及引薦等各種方式聯繫知名的媒體人與學者,接洽政治、財經、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邀請對方為自己的網站撰稿。
“都是自願者,我們的撰稿人和編輯團隊都是免費為Fair Observer工作的。他們都對我們的創業想法很感興趣,也希望參與到這個改變傳統新聞模式的項目之中。”諾恩坦承,Fair Observer的工作人員都抱改變世界的熱情在工作,網站目前沒有任何營收,也沒有發放過薪水,資金依然來自於創始人的積蓄。
被Fair Observer的想法打動而免費工作的人實不少。這個網站現在已經有300多位來自各國的資深撰稿人,30多位在行業有重要影響力的顧問,10多位從事多年媒體工作的編輯。而據諾恩介紹,如今有很多撰稿人通過網站毛遂自薦,而經過篩選留下的比例只有四成不到,現在的撰稿人隊伍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真正精英。
今年6月在埃及遭受數百人性侵犯的英國21歲女記者娜塔莎·史密斯(Natasha Smith)就是Fair Observer的自願撰稿人。她在遭受嚴重的性侵犯之後,依然有勇氣重新回到埃及堅持自己的新聞報道。Fair Observer的撰稿人和顧問隊伍中還有一些各國的政界精英,包括美國國務院外交事務官、奧地利前財長、印度前外交部長等等。
2011年7月,Fair Observer網站正式推出。一年時間過去,如今這個網站每周要刊登30多篇評論。編輯團隊確定具體的新聞熱點後,邀請不同背景的撰稿人寫出自己的分析評論。“我們沒有預設立場,也沒有任何觀點,Fair Observer只是給出觀點不同的數篇分析,相信讀者綜合各家意見後會有自己的看法”,諾恩這麼解釋。
以美國大選為例,Fair Observer會邀請共和黨、民主黨、獨立派、美國以外人士等各個背景的撰稿人進行解讀,對一個事件提出不同的看法,盡可能地給各種聲音一個平等的傳播平台。
今年2月,Fair Observer參加了由德國政府自助的德國創業公司硅谷加速器項目,來到美國硅谷加速器中心Plug&Play接受為期數月的訓練。“這幾個月對我們的創業幫助很大,我們得到了非常專業的建議與指導,在網站運營、商業推廣方面都受益匪淺”,諾恩對硅谷生活頗為感激。他們決定將華盛頓特區辦事處轉移到舊金山。
接下去怎麼發展?Fair Observer目前還沒有任何商業推廣,雖然新的報道模式引起了包括英國《經濟學人》等知名媒體的關注,但網站的每周獨立用戶訪問量只有數萬人。諾恩和辛格的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擴大網站知名度,網站很快就要推出新版,他們還打算推出iPad這樣的新載體吸引更多讀者。
融資和商業化也是不可避免的話題。“Fair Observer目前的撰稿人和編輯團隊都是兼職志願者,一直在努力無償工作,我們也希望通過融資和商業化,在未來給他們提供一些回饋。我們已經獲得了一些投資人的承諾,預計年底會有相應消息宣佈。商業化方面,我們考慮的途徑包括與其他主流媒體合作、尋找企業贊助、廣告以及訂等等。”
Fair Observer的定位?“明年我們打算將撰稿人隊伍擴大到一千人左右,高質量的內容是Fair Observer的未來關鍵”,諾恩這麼計劃,“網絡版多視角的《經濟學人》或是《大西洋人》(The Atlantic)深度雜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管怎樣,我們為自己所作的事情感到驕傲。真的。”
後記: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國際新聞的焦點。我們知道,外界對中國有各種各樣的解讀,有威脅論有邪惡論,我們對此不做評價,但相信中國也希望讓世界更清楚的了解自己。Fair Observer會邀請更多中國政府、學者、媒體人士撰稿,也讓世界聽到中國自己的聲音。”
在西門子工作期間,諾恩曾在中國北京和上海工作過數月時間,他希望Fair Observer也能進入中國,獲得中國精英撰稿人的支持,也能得到中國政府的認可。
呵呵,但願如此。
Fair Observer網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