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企趁弱日元回流 日本製造返魂乏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20 17:10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日本生產的家電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光一時,後來中國和韓國廠商崛起,日企優勢漸失。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推寬鬆措施,使日元急速貶值,加上中國等亞洲地區勞動成本上升,不少日企計劃趁日元貶值調整策略,提高日本生產線的產能。然而日本仍有龐大貿易逆差,而且出口增長不及預期,「日本製造」這個生招牌是否真能捲土重來,仍屬未知數。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跟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日企多年來把生產線移至中國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這趨勢在2008年金融海嘯推動日元大升後更明顯。安倍上任後促貶日元,每美元兌日元匯率從2012年中約80跌至如今接近117.5,大幅拖低日本生產成本。同時,根據日中經濟協會數據,中國工資平均水平在過去10年跳升逾3倍。這些因素都吸引以電子業為首的日企回流設廠。
佳能發言人透露,計劃增加旗下相機、影印機和醫療設備在日本的產量,目標是從目前佔整體產量的40%提升至60%,約相當於2009年水平。夏普發言人亦證實,旗下空氣清新機、雪櫃和電視在中國和馬來西亞的部分生產線將移返日本,但強調海外工場仍會繼續生產。索尼去年亦表示將投資350億日元(約23億港元),提升日本工場的產能。
瑞銀證券經濟師青木大樹表示,日元貶值已有一段時間,日企總算開始調整策略,估計回流趨勢還將持續。
然而,並非所有企業認同回流策略,尤其汽車企業不會逆轉把生產線移離海外的大方向。豐田行政總裁豐田章男早前表示,無意把生產線搬返日本,本田和日產等大廠亦沒改變生產佈局的大動作。電子零件製造商村田製作所亦表示,會繼續尋求把海外生產比率從4年前的14%,到今年3月提升至30%的目標。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日本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經濟停滯不前,令企業難以對日本經濟增長前景感樂觀。不少日企在把部分產能搬返日本的同時,繼續維持海外生產,一來可讓生產地點設在目標市場附近,二來也可對沖日元突然升值的風險。
日本企業通常採用終身僱用制,正式員工待遇和職位受到保障的同時,卻存在一批隨時可能被解僱的合約工人或臨時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昨日就日本勞動市場發表報告,稱2002到2013年間,逾半被解僱的工人一年內無法找到新工作,即使找到,薪酬待遇也較舊工作少20%。報告敦促首相安倍晉三推行改革,增加勞工市場彈性,否則難以提振日本經濟。(接下頁)
[NT:PAGE=$]
日企奉行終身僱用制已久,公司為了增加人手靈活性,近年愈來愈傾向聘用臨時工等非正規員工,當公司要裁減人手時,這些員工往往第一批被開刀。報告指,非正規工人佔日本勞動力比率已從1985年的16%,升至去年的38%。
OECD指出,日本每年約有1.4%工人丟飯碗,當中年紀較老、教育水平較低的職員和臨時工屬高危一族。OECD稱過度依賴臨時勞動力,會影響日本整體生產力,終身僱用制則加劇正規與非正規職員的待遇差別,令社會不公情況惡化。
日企回流
電子
■夏普:部分液晶電視將從中國移至木縣生產,部分空氣清新機和其他電器則會搬返大阪生產
■Panasonic:部分洗衣機或移至靜岡縣生產,部分微波爐則會搬返神戶生產
■大金(Daikin):部分外判予中國生產的冷氣機將會重返滋賀縣
汽車
■日產:考慮把本地製造SUV再出口到美國
■本田:部分在東南亞製造的電單車或移返日本生產
精密機械
■佳能:一些多用途外部設備、打印機和其他貴價機械將移返日本生產,這些產品在日本生產比例提高至60%
■TDK:部分在中國製造的智能手機或汽車零件會移至日本或東南亞國家生產
其他產品
■小林製藥:部分在中國生產的外科手術口罩,2016年起將全部在日本製造
資料來源:日本《讀賣新聞》/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