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博洋大手筆布局服裝夢

鉅亨網新聞中心


轉型升級下的寧波圖景

一手抓研發設計,一手抓品牌營銷——在強調轉型升級的思想浪潮下,寧波博洋集團這種注重“抓兩端”的企業發展模式,近年來一直為業界所津津樂道。然而,該公司最近做出的一項重大決定,卻似乎要顛覆人們對它的原有的印象。

近日,該公司董事長戎巨川宣布正式成立博洋集團有史以來首個工業領導小組。這個工業領導小組的工作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在安徽宿州市開發區打造一個總占地達500畝的大型工業城——三年后,博洋的產能將擴大十倍以上。

博洋工業城呼之欲出


眾所周知,博洋集團多年來一直都是“輕資產”經營的代表,其所銷售服飾和家紡產品中,近九成都是來自公司以外企業的代加工生產。

然而這一現狀,現在卻似乎要有所改變。“我們現在已經在安徽省宿州市開發區吃下500畝工業用地。近期預計將共投入5億元打造博洋首個大型工業城。”博洋集團新成立的工業領導小組組長、副總經理范江告訴記者。

目前,博洋集團已經為這個工業城擬定初步的建設規劃。按規劃,該工業城將被命名為“宿州博洋紡織工業園”。整個園區下轄紡織產業園和服裝產業園和家紡工業園三大區塊,由博洋控股的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將紛紛進駐。

全方位大舉擴張產能

據介紹,宿州博洋紡織工業園區計劃于三年后全部建成投產,博洋集團之前并不注重的制造產業因此將大規模地擴張。

比如服裝板塊,博洋集團原先最大的制衣企業——宿州博洋制衣有限公司目前實際產能也僅為40多萬件套服裝、年銷售2000余萬元。而在該工業園竣工后,宿州博洋制衣公司的產能將擴大到3億元,服裝加工能力達到600萬件。

博洋集團的首個紡織板塊也將隨之出現并迅速發展壯大。根據規劃,其將建成一個規模為100臺針織大圓機的針織廠,年生產針織面料1萬噸。

“三年后,隨著這個工業城的建成,博洋整個自有制造業板塊至少將放大十倍以上。計劃5年內,自主生產工廠要滿足自主品牌供應鏈15%以上的采購需求。”

博洋的服裝夢才剛剛開始

素來只注重產品設計和品牌營銷的博洋集團,現在怎么突然青睞起制造業來?

面對這一疑問,戎巨川稱,“我們主張的轉型升級的核心是升級,由原來輕生產轉變為適度抓生產加工,強化自主生產工廠的掌控力,這樣的轉型恰恰是為品牌持續健康發展做支撐。”

戎巨川強調,如何將來自生產一線的新技術、新面料和新工藝能快速轉化為有競爭力的流通商品,單單靠掌控品牌經營,是做不到的。

此外,戎巨川更看好制造業的遠大前景,“近兩年有不少聲音都在說,以代加工為主的中國制造行將沒落,但我們在今年年初通過調研卻發現,即使是在服裝業,中國去年賺取最多利潤的卻還是那些代加工企業。比如在寧波,這么多服裝紡織企業中,去年最賺錢的還是申洲織造。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服裝紡織制造業還將大有可為。”

“去年,優衣庫的單品牌銷售額就達到了差不多500億元人民幣,而我國最大的服裝企業服裝品牌國內銷售額也不過幾十億元而已。”戎巨川指出,隨著中國巨大內需市場的開發,中國服裝制造業將迎來大發展。未來的5到10年內,中國可能將會出現年銷售額達到千億元的服飾企業。而這個重大歷史機遇,博洋要抓住就得認識轉型和升級的關鍵,挑戰一個千億級的空間,需要合理的產業布局。

背景新聞

眾巨頭逆勢看好中國制造業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增長,近年來國內各大城市有關“退二進三”、做大三產服務業的觀點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中國制造真的發展到頭了嗎?近期,不少制造業巨頭,卻并不這么看。

臺灣鴻海集團的總載郭臺銘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稱,他們近期把富士康自廣東移往大陸內地城市投資,主要是“因為認定大陸未來20年內仍將是世界主要制造中心,不會有競爭對手”。郭臺銘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富士康將要在大陸雇用150萬名員工。

今年上半年,在寧波索菲特大飯店舉行的一場高峰論壇上,當有國內知名專家提出中國制造業將走向衰落這樣的一個觀點時,中國最大的服裝企業雅戈爾集團的董事長李如成則發言認為,盡管面臨經濟轉型,但中國的制造業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我們中國的制造業其實才剛剛起步,將來還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李如成的這一觀點,與戎巨川正不謀而合。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