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伸手降息阻硬著陸 全球互利共贏
鉅亨網 楊琇羽 綜合外電
在一連串緊縮與抑制通膨手段後,中國央行伸手降息,硬著陸風險疑慮減
「2012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增幅會大幅萎縮嗎?」
全球都在關心這個問題。各國投資人以及中央銀行與中國都有資金上的往來,還有對中貿易,他們都期望中國經濟成長腳步穩健,而不受全球經濟衰退與債信危機的衝擊。2011年中國央行不斷藉調高利率以及法定存款準備率來對抗通膨與房市過熱,但這些動作讓中國上證指數足足下跌二成。同時,也加深中國是否將步入硬著陸的疑慮。
然而,中國股市 2012 開年揚眉吐氣,一掃去年低迷的陰霾。今年從開市到現在,上證指數上揚約 4 個百分點,尤以過去幾日表現最為亮眼。香港恆生指數亦出現反彈力道。
9 日,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總裁 Dennis Lockhart 在一場演講結束後告訴記者,他對中國有信心,相信其將走向軟著陸。但是,中國政府一方面要抑制通縮,一面還要能維持不錯的經濟成長數字,這項工作真的不容易。
另外,從中國 12 月份貿易餘額來看,中國進口量萎縮並非好事,意謂國內需求走緩。12 月出口量成長幅度微幅減少,主要是其貿易對手國歐洲深陷主權債信危機,影響出口市場需求。
若歐洲經濟持續惡化,則中國出口數據成長動能將衰退。然而,部份專家指出投資人應該看的是大格局,而不要執著在單一出口數據表現。
中國海關總署 10 日公佈最新 2011 年貿易數據,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為 36420.6 億美元,高於 2010 年 22.5 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值創年度新高。其中出口成長 20.3 個百分點,進口增 24.9 個百分點。然而,中國去年貿易順差淨額較 10 年減少 14.5 個百分點至 1551 億美元。大致符合中國政府要讓貿易發展更趨平衡的基調。 (接下頁)
[NT:PAGE=$]
中國製造業-穩中求進,不搞大躍進
《CNN Money》專欄作家 Paul R. La Monica在近期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應該很難再繼續見到國內年生產毛額成長率能登上 9-10% 這個數字,但也不可能會跌落至 5%。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更加穩健,傲視全球。相較之下,歐洲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一塊跘腳石,話雖如此,但它尚不至於為全球帶來嚴重的衰退。Caxton FX 駐倫敦外匯分析師Richard Driver 指出,是好是壞關鍵在於中國,這個國家將領導全球經濟走向復甦。
中國也明白其在全球經濟舞台中的角色至為重要。在一連串貨幣緊縮政策實施後,中國央行在去年 11 月底調低法定存款準備率,加入其他國家央行降息的行列,希望透過提高銀行資金流動性,來避免如雷曼兄弟事件重演。
這也是中國 2008 年末後首度調降存款準備率。當然,中國此舉也會降低房市泡沬破裂的風險。
巴西投資銀行 Itau BBA 首席分析師 Ilan Goldfajn 則是駁斥外界認為中國房市會走向美國 2007 年房地產泡沬化的說法。
中國貨幣緊縮政策在 2011 年生效,房市價格與銷售皆雙雙衰退,但倒不致於出現警訊。房地產投資熱潮消退,房價降了下來,但中國政府會密切觀察,若是房市萎縮程度過大,且物價跌幅大於目標區間,則政府就會出手修正現行緊縮政策。
從中國最新發佈的數據看來,物價上揚壓力已趨緩,尤其是糧食與房價,如此進展足夠讓中國能放心調降利率。
根據研究機構 High Frequency Economics的預估,12 月份中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 3.6%,低於 11 月的 4.2%。若通膨持續走緩,這對中國消費者與全球不啻是個好消息。
通膨受控制,放心降息刺激景氣?
紐約的 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 的新興市場策略團隊主管 Peter Lee 教授指出,為打擊通膨,中國緊縮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影響到整個歐元區,這些國家其實不願見到中國硬著陸。所幸現在各方數據指出通膨壓力己減,而中國經濟成長率也相當穩定。
中國為打擊通膨而進行的一連串緊縮政策,讓這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從二位數的 10% 下滑至7%,但這不是衰退警訊也不是災難。投資人應務實理性面對這個變化,當今全球許多主要經濟體需要處理各種不同經濟議題,當然有時要付出一點代價,只要在合理範圍內,應當要給予支持。
另外一個例子是美國。美國雖然面對經濟成長衰退、失業問題嚴重,但與歐洲和日本兩個主要經濟體相比,表現好上許多。只要歐日經濟持續衰退,中國也會想辦法讓自已免受牽連及陷入已開發國家衰退囹圄中。Lee 認為,中國決策者會對寬鬆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表達支持。
Paul R. La Monica 寫道,多數專家仍看好中國經濟成長,也認為硬著陸不太可能出現,以現今全球經濟景況來看,尚能忍受中國經濟成長年增率微幅衰退,但恐無法支撐嚴重的緊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