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聯合國通過對伊朗啟動第4輪制裁 內賈德警告:將停止核談判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經過數個月磋商,聯合國安理會 9 日通過了就伊朗核計劃問題向德黑蘭實施第 4 輪制裁的決議。決議草案附錄將伊斯法罕核中心原子能組織負責人賈瓦德.拉希奇和 40 家伊朗實體列入制裁名單。制裁一旦生效,拉希奇無法進入他國,海外資產將遭凍結。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警告,如果聯合國實施新制裁的話,伊朗將不會同意就其核計劃舉行進一步的會談。

在安理會 15 個成員國中, 12 國投下贊成票,黎巴嫩棄權,巴西和土耳其則反對制裁案。聯合國外交官透露,黎巴嫩投棄權票,係因為伊朗正在支援黎國政府中的武裝組織「真主黨」。巴西和土耳其則指,伊朗與它們簽訂的核燃料交換協議已於上月恢復,故此進一步制裁伊朗並無必要。美國及其歐洲盟友都對這項協議表示質疑。


香港《大公報》報導,遭制裁實體中, 15 家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有關聯, 22 家涉及從事核或彈道導彈活動,三家與船舶運輸業相關。

該草案建議的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禁止向伊朗出口坦克、戰鬥機和軍艦等重型武器裝備;禁止伊朗進行任何與可運載核武器彈道導彈有關的活動;加強在港口和公海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擴大資產凍結和限制旅行的人員和實體名單;禁止各國與伊朗進行與核活動有關的金融交易;建立負責監督制裁執行情況的專家組等。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蘇珊.賴斯 (Susan Rice) 說,決議草案中包含不少「有約束力的新制裁措施」,將會對伊朗「產生重大影響」,比如在鈾濃縮活動、武器貿易以及可攜帶核武器的彈道導彈發射方面的限制等。此外,決議草案在金融、商業方面採取的制裁措施「有顯著突破,意義極為重大」。

但賴斯同時也強調美國仍將致力於通過談判和制裁的「雙軌渠道」解決伊朗核問題。

正在厄瓜多爾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芯 (Hillary) 8 日表示,國際社會即將對伊朗採取該國迄今面臨的「最嚴厲制裁」。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則警告,如果聯合國實施新制裁的話,伊朗將不會同意就其核計劃舉行進一步的會談。

內賈德 8 日在土耳其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美國及其盟友認為它們能手持制裁大棒、然後坐下來與我們談判,那它們就大錯特錯了。」

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由,秘密發展核武器。伊朗對此予以否認並稱本國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經過多輪密集磋商, 5 月 18 日,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和德國就制裁伊朗問題達成一致,並向安理會全體理事國散發了草案文本。

自 2006 年 12月以來,聯合國安理會已經通過了 3 份含有制裁伊朗內容的決議。

制裁伊朗大事記 
 
2006.12.23:安理會一致通過第1737號決議案,要求伊朗停止其敏感的核活動。制裁包括:禁止與伊朗買賣任何可能有助於鈾濃縮計劃的物件、材料、設備、產品和技術。限制 12名與伊朗核計劃和導彈活動有關的官員的外國旅行。凍結這 12 名官員和 10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這 10 個機構要麼直接與伊朗核活動和導彈活動有關,要麼向這些活動提供支持。

2007.3.24:由於伊朗不理會聯合國決議案,還加強其鈾濃縮活動,因此安理會一致通過 1747 號決議案,擴大前一個決議案的制裁範圍。制裁包括:禁止伊朗所有武器出口。限制對伊朗售武,包括戰鬥機、武裝直升機、戰艦、作戰坦克和裝甲作戰車輛。凍結包括國有銀行在內的 13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以及另 15 名官員和 13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這些官員和機構都與伊朗核計劃和彈道導彈計劃有關係,他們包括伊精銳部隊革命衛隊的高級軍官。限制這 15 名官員海外旅行。限制對伊朗政府的金融援助或貸款。

2008.3.3:安理會以 14 票贊成 1 票棄權,通過 1803 號決議案,對伊朗實施新制裁,包括:全面禁止與伊朗核計劃和導彈活動有關官員的旅行,並對懷疑私運違禁品的出入伊朗船隻進行檢查。呼籲各國「在作出新承諾,為與伊朗的貿易提供公共資金援助時提高警惕,需要警惕事項包括為從事這類貿易的國民提供出口信貸、給予從事這類貿易的國民提供擔保或保險。呼籲各國保持警惕,注意國內金融機構與設在伊朗的所有銀行和這些銀行的海外分行之間的活動。

資料來源:法新社/大公報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