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形成超大型礦砂船自主開發設計能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日,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船集團公司、中船重工集團公司、中遠集團、中國船級社等聯合承擔的超大型礦砂船船型開發項目驗收會議在北京召開。包括23萬噸級、30萬噸級、36萬噸級和50萬噸級礦砂船等4型船在內的超大型礦砂船船型開發項目正式通過驗收,標志著我國形成了自主開發設計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超大型礦砂船能力。
超大型礦砂船船型開發項目是船舶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個重大創新項目之一 , 于2005年立項,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了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研發。其中,23萬噸級礦砂船船型開發工作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承擔,30萬噸級礦砂船船型開發工作由中船集團公司七○八所承擔,36萬噸級礦砂船船型開發工作由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承擔,50萬噸級礦砂船船型開發工作由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擔。中船重工集團公司七○二所、哈爾濱工程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單位承擔了相關共同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
4型超大型礦砂船在總體性能和結構設計方面進行了優化:采用CFD技術與模型試驗相結合的方法成功進行了型線優化,提高了船舶的快速性;推出了超大型礦砂船的逃生通道模型;提出了提高船舶疲勞強度能力的評估方法;研究了避免波激振動與顫振現象給船舶結構設計帶來的風險。另外,在4型船的開發中,項目組成員還采用了內部收益率指標對船舶技術經濟性進行了綜合分析與評估,并進行了船舶損壞壽命模型與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l)的關聯研究。
此外,該船型開發項目還取得多項開創性研究成果,如開發了用于超大型礦砂船開發的船體強度計算的指導性文件,便于我國船型開發單位在超大型礦砂船船型開發中掌握核心理念和先進技術;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線性波浪載荷直接計算軟件;4型船在配套設備選型和節能減排方面體現了當前最新的綠色船舶理念并滿足相關國際公約要求,其碳排放指標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
據了解,作為鐵礦石的主要運輸工具,世界礦砂船保有量一直處于極低水平。而據相關機構預計,2012年前世界將約有100艘20萬~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訂單需求,市場前景廣闊。不過在超大型礦砂船的技術設計方面國際上一直沒有成熟的規范可以依據,這4型船的開發成功意味著我國在超大型礦砂船自主開發設計和建造領域領先一步。通過此次船型開發,在原定的4型船基礎上,還衍生出24萬噸、38.8萬噸及40萬噸等3型超大型礦砂船。截至目前,這些船型已經獲得40多艘新船訂單,而且多型礦砂船已開始實船建造,如廣州龍穴造船公司建造的23萬噸級礦砂船首制船已出塢,大連船舶重工承接的9艘30萬噸礦砂船首制船將于今年開工建造,渤海船舶重工承建的38.8萬噸礦砂船已于2009年12月開工建造,江蘇熔盛重工承造的40萬噸礦砂船于2009年10月末開工建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