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險企再融資壓力大,保監會摸底償付能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期,保監會加大了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力度。在今年2月份,保監會下發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問題解答第9號: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與〈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的銜接》的通知,進一步完善償付能力監管制度。記者日前獲悉,保監會在2010年3月底發文要求各保險公司財務部提供各自的償付能力現狀以及資本補充規劃。

監管力度加大

業內人士指出,保監會類似于調研形式的發文,希望知道的信息包括公司資本補充的歷史與現狀,以及資本補充機制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因為銀行業現在大范圍融資,也讓保險業監管層有一些警惕。

京華山一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保險研究員夏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當保險業的增長速度高于其盈利能力時,快速增長的保費就會給償付能力帶來壓力,“總的來說,造成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保費收入規模的擴張及承保利潤不佳。”股票投資也可能是影響保險業償付能力的一個因素。


事實上,從1999年開始,保監會就出臺了有關償付能力監管辦法,2003年對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2008年再次進行修訂以加強對償付能力的監管。如此監管力度所帶來的效果,從2009年底來看,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確實比2008年減少了。

融資前景不樂觀

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保險公司增資超過193億元。今年4月份以來,生命人壽、昆侖健康、中英人壽、海康人壽、信泰人壽已經增資,而生命人壽去年至今已經增資3次,消息稱,生命人壽總經理段景泉表示該公司下半年還將發行次級債來進一步融資。

夏平對記者說,考慮到目前資本市場的狀況,保險公司的融資前景不容樂觀。“由于保費規模快速增長,資本市場表現不穩,對于中小保險商來說保持充足償付能力將是近期的一個挑戰。”

業內人士稱,很多保險公司已經在去年發行過企業債券,近期發債的可能性很低。而保險公司通過增加資本金來解決償付能力的問題是治標不治本的。只有當保險公司內控管理能力大幅改善、業務結構充分調整,償付能力問題才能獲得根本改變。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指出,截至目前我國尚無一家保險公司退市,并非因為保險公司經營狀況全部良好,主要在于沒有有效的市場退出機制。對于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保監部門將禁止其增設分支機構、限制其業務規模、控制高管薪酬、限制商業廣告、限制購置固定資產以及責令調整資產結構。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