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上汽明確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技術路線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汽明確公司新能源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在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升級和示范運行的同時,重點加快推進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產業化。

據中國證券報10月13日報道,10月12日,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干頻在上海表示,上汽已明確公司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在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升級和示范運行的同時,重點加快推進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產業化。同時,公司還將繼續抓好傳統內燃機的優化升級。這是上汽集團首次全面解讀上汽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及目標,并重點介紹了上汽在動力電池系統方面的現狀和未來5年發展計劃。

年底推出量產中混榮威750

干頻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按照上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目標,年底將推出榮威750中混混合動力(節油20%)轎車;到2012年,榮威550插電式強混轎車投產,自主品牌純電動轎車實現量產;燃料電池車爭取在2013年有限使用,2015年量產使用。同時,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產業鏈建設,早日形成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化產業體系。


就目前包括比亞迪等國內廠商宣稱能夠小批量生產純電動車,作為國內汽車業龍頭的上汽步伐是否有些慢的疑問,干頻表示,2009年13個示范城市只有數百臺新能源汽車,截至目前純電動車不會超過100輛,實際上有些企業宣稱的純電動車市場是買不到的。國內乃至國際關鍵零部件和共性基礎還沒有本質突破。上汽的目標是一旦產品上市,就能夠讓普通消費者在品牌4S店買到。

按照上汽的計劃,年內推出的中混榮威750,保守計劃2011年至少有1,000輛以上的銷量。干頻表示,因為是1.8升排量,無法享受到3,000元的購車補貼,爭取首先主打公務車市場。

據了解,目前上汽正在參與工信部關于汽車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其中重點內容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目標及規范。確定“三電”核心技術路線

上汽集團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三電”技術是繞不開的,目前上汽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和產業鏈建設進展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技術和成本是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電”是指“電機、電控、電池”新能源汽車三大瓶頸,國內領先的三電核心技術研發力量和產業鏈建設進展,是上汽實現新能源產業化的重要保障。

據了解,上汽捷能是上汽集團與上汽股份按照90:10股比,于2009年初投資20億元成立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共有120人的團隊,著力攻堅電控集成、電機、電驅動集成等技術。

據上汽捷能下屬的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公司總經理李原介紹,電動汽車產業中電池是核心,占電動汽車很大成本部分。上汽原本計劃在2015年完成自主開發,現在與美國A123公司合資,將提前至2012年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2009年12月上汽與美國A123按照51:49股比成立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公司,開發、生產和銷售車用動力電池系統,目前主要應用的是A123公司的納米磷酸鐵鋰電池。上海捷新預計于2012年建成投產,初步形成年產6,000套的規模。

(尹薇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