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賴小民:用創新來引領中國企業轉型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9 08:21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賴小民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賴小民


1月18日,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新華網以及《財經國家周刊》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財經領袖年會在北京昆侖飯店隆重舉行,本屆年會的主題為新改革·新希望行情問診)·新夢想。金融界親臨現場並進行了全程的圖文直播。

中國華人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在主題演講中提到,當下的企業應該適應新常態,尋找新動力,適應新發展,以創新來引領企業轉型發展。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賴小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這個第二屆中國財經領袖年會,把我選為2014年財經領袖人物,不僅是對我個人的鼓勵,更是對全體中國華人的一種認可和信任。我的背后站著我的團隊近萬名員工,正是因為他們積極進取,開拓創業,勇於擔當,敢於實踐帶來了這樣的發展變化,所以感謝組委會。

今天我想講一個主題,適應新常態,尋找新動力,適應新發展,以創新來引領中國的企業轉型發展。剛才從厲以寧教授開始,大家都講的很好,宏觀的角度講的很多,觀點很受啟發和教育,我作為一個企業界的人士,作為國企的一把手,我想從企業的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新常態下怎么尋找新的動力,實現新發展。

剛剛過去的2014年,對整個中國來說,對我們國有企業,對於在座的每一個人來說,都碰到一個最大的挑戰和新的課題,總書記產生了一個新的思想叫做新常態。在去年的五月份,總書記在河南考察,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態這么一個理念,當時他說,我國經濟發展仍然處於重要的機遇期,我們要認識當前經濟發展新的特征,適應新常態。在去年11月份APEC會議期間,總書記詳細講了這個思想,提出新常態主要是指速度的轉換,結構的調整,創新動力的驅動以及由內涵式的發展強基提質控閑增效,總書記講到了九個方面的特征,所以提出來全黨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中國國有企業,我們在去年的市場跌宕起伏,互上互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增大,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市場跌宕起伏這么一個大的背景,也經歷了結構調整帶來的一些新的契機,特別經歷了市場對我們的一種洗禮。國有企業仍然保持著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態勢。最近總書記提出來要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應該怎么做呢?中國華人的歷史,中國華人所走過的歷程告訴我們唯有創新才是企業做大、做強、做油的根本,也是強大的內在的核心動力。

中國人人這幾年的發展,華人到現在成立15年,當時亞洲金融危機的產物,亞洲金融危機,大家都很清楚,前后十年,我們碰到兩場危機,1997年的金融危機,把亞洲的所謂四小龍香港、台灣、新加坡、南韓,在這次當中受到重創。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加了一個南非,五大國家又稱為新型的市場國家。所以2007年就十年以后,我們又碰到了一個更大的美國次貸引發的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這場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更大,破壞性更強。這場危機的深度影響仍然沒有削尖,我們仍然受到這場危機影響,新常態就是這場危機客觀外在因素的直接結果。

華融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當時中國的國有銀行在1997年的前后,非常糟糕。資本充足力達不到標準,虧損而且銀行不良貸款居高不下,平均的不良率達到了25%,國際貨幣資金組織,世界銀行說中國的銀行業技術上是破產的,當時大家知道銀行不良貸款是非常之高的,所以在這個背景下,中國華融,中國信達、中國東方、中國長城四大公司應運而生,我們華融針對工商銀行行情問診),前前后后十年,在支援國有銀行的改革發展,支援國有企業的脫困,特別是防范化解系統性的金融風險發揮了安全網和穩定期的作用,也為今天全球應對金融危機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嘗試。華融當時按照中央政府的設計,十年大限,1999年10月19號成立,到2009年10月19號應該是關門歇業,回哪來回哪去,國務院黨中央是這樣設計的,十年以后中國華融不辱使命,我們圓滿的轉型,而且取得了很好的轉型效果。

我是2009年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搞了十八年的貨幣政策,后來到中國銀監會搞了六年多的金融監管,貨幣政策、金融監管、金融服務,現在搞金融服務,四大板塊轉了一圈,所以來到企業深深的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對金融改革的決定,中國金融走過了一條實踐道路取得的成效,任人鼓舞。

所以我到企業華融來,當時中國華融已經圓滿的完成了不良資產處置,擺在前面的一個任務,何去何從,往哪轉型,是不是要關門、回去,我們華融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有序經營,可持續發展,路子就在腳下,加大轉型發展。所以這幾年我們轉型很成功,當時我們是在迷茫當中尋發展。我記得2009年當時的中國華融完全不良資產,當時商業化基礎很差,全國32個省,25個嚴重虧損,連續虧了三四年,整個利潤才4.03,靠一點點子公司,平均隊伍49.9歲了,而且里面還有很多的案件,在這么一個情況下轉型靠什么?靠創新,總書記說話創新創新再創新,毛澤東同志講過一句話,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所以領袖的話意義傳承與時俱進,學習是基礎,是前提,實踐核心,創新是更高境界的一種姿態。而且創新是整個國家的驅動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了,我們作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企業工作者,我體會這五年多中國華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得了轉型的效果。

我們五年多,我2009年接手的時候,到現在1646億了,翻了獎金17倍,創造了中國傳統資產管理公司最大的規模。目前的概念最大的銀行天天打交道的中國工商銀行19萬億總資產,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是我中國華融6000多億總資產,獎金9000多億的總資產,所以利潤剛才說了,我從接受四億零三,翻了獎金60倍,凈資產我接手的到現在830億,翻了將近五倍,當時朱熔基總理在的時候,15年來,國家沒有增加一分錢的資本金,靠我們自己發展,靠國家的支援,靠全體員工的努力,我們這五年連續四年多利潤翻番,2009年比2008年利潤增長103%,2013年比2012年利潤增長下來了59%,去年2014年比2013年增長29%左右,又下來了,所以我們深深的感受到總書記的新常態完全正確,符合中國的實際,符合企業的發展的現狀。所以從我們華融來說創作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奇跡,創造了許多國有企業增長5.3%,我們大幅度的增長。去年十月份開始,11月是在下降的,12月的數還沒有出來的,我們把華融做大了、做強了、做開了,過去華融就是干一件事不良資產處置,現在中國華融做開了,變成轉型,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控股集團,我們旗下有華融期貨、華融投資管理、華融地產、華融香港國際等13家金融控股公司,簡單的說金融五大牌照,銀行、證券、保險等等,是目前中國金融企業牌照最全的一家金融機構。華融可以為政府、企業、地方提供一攬子的綜合金融服務。

再一個中國華融改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去年8恩月28號國務院批準了中國華融改制,引進了八家全球中外好的優秀的頂級的金融機構,入駐中國華融,這一筆賣掉了20%多的股權,為國家掙了145個億,充實了資本金,中國華融更強大了。這次由於華融的業績吸引了全球頂級的商業銀行,頂級的同行、管理公司,全球十大基金管理公司有六大基金管理公司都希望跟中國華融合作,我當時在最多的時候,86家到50多家到30多家,到17家,到11家,最後報國務院批準引進了八家金融機構,好中選好,這是具體的成功案例,也是中國金融機構國有企業對海外投資者吸引有信心的一個重要表現。這是海外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特別是看好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做事,把企業做大,做優的一個具體,我想這次引進的華融股份。中國中糧引進來了,中國最大的同行引進來了,中信引進來了,我們探索了一家民營企業叫做復興國際(音),所以我們探索引進了國有金融機構第一家引進民企的案例。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和各個方面的好評。

所以這次華融引進戰略投資者標志著中國華融國際化進程的拉開序幕,也標志著國有經濟向國際化轉型的開端,所以我們中國華融國有經濟獲得了全球國內外的投資者,包括投資者好評,給中國華融兩次評級A3、A-A,長期持續穩定,這是這么當年來金融機構很高的一個信用評級。我上個禮拜剛剛從香港回來,香港發生了中國金融機構中國債權最大的一家債券,發了32億美元的債券,五年發了12億,5.4的,十年發生長期十年的債券,發了14個億,4.6的利率,所以大家可以看得出來在座的企業家,一般都在6.7,而且有的更高,7、8、9、10,有的更高了。所以我們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國際債券市場,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國有企業的信心,對中國國有經濟的信心,也對華融品牌價值的信心,所以這次眾多投資者,將近五百多個投資者,這也表明國外投資者看好中國的企業,看好中國華融。最多前兩天日本的野村證券,我們發了32億美金,在香港的債券市場扔下了一顆震動。今年要上市,準備在香港上市,所以華融這次發債我們也感覺到一種新常態,經濟形勢比較復雜,這次正好碰到了三個大的問題,一個是國際油價大幅度的下跌,第二個俄羅斯與歐盟制裁與反制裁的較量,引發了全球經濟的一些振蕩。盧布猛跌,跌到了百分之四十多,三大塊頭都是主導世界經濟的重量級的角色,他們的經濟打一個噴嚏都會引起全球感冒。所以這次我們從發展上感受到經濟,包括新經濟體,俄羅斯,包括我們中國都是受到了經濟下行的壓力。所以我們感到一種新常態的的確確向我們走來。

再一個這次企業中國有一家企業,深圳的叫做佳兆業房地產事件,這個事件海外弄的很大,看的很重,把這個看成中國企業的不好,看成中國企業風險在集聚,在冒泡,當時我這次感覺一到香港氣氛就不一樣,再加上占中剛下去,感覺到大不一樣,氣場,包括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就像北京的霧霾一樣。所以華融我們通過投資者做工作,我們華融路野建了一百多個投資者,到8號開始,我們峰回路轉,投資者紛紛下定單,從這個案例說明,中國的國有企業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剛才有一個嘉賓講到國有企業走出去,進一步加大開放,也是本屆政府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一路一帶的經濟發展,包括最近中國政府拿出400億美金來注資,用這個來組建亞洲開發投資銀行,這些舉措都具有重大的全球意義,所以我覺得作為我們國有企業走出去是一個大確實。我想華融發展的基本經驗,或者叫做體會是什么呢?四句話簡單一點,一個創新加穩健,第二個改革加轉型,第三個防范加化解,第四個隊伍加執行。靠這四個方面的經驗,做法我們獲得了上述的成果,首先是創新加穩健,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也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原動力,更是企業尋找新的增長點的內生動力,中國華融有八大創新,思想觀念的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發展模式的創新,業務平臺的創新,產品與服務的創新,管理方式的創新,企業文化的創新,隊伍建設的創新,這八大創新引領國有企業不斷的發展,我覺得不管是華融也好,還是其他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這八大創新都是我們創新的根本的核心要素。

再一個創新的往前打、往前沖,但是搞企業光有創新不行,一定要行得遠,走的穩,就要保持穩健,創新加檔案,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華融我們堅持穩健。堅守底線思維,企業發展的底線,業務風險的底線,員工的底線,包括用人的底線,還有各類行為的底線,五大底線,正確處理好八大關係。企業發展的速度有質量的關係,創新有合規的關係,當前與長遠的關係,總量有結構的關係,條條與塊塊的關係,當前企業發展成果與員工共用的關係。所以這八大關係我們正確處理好,再一個加大改革和轉型,一個是政策金融性機構向市場化的轉型,第二個由單一的不良資產業務,做一個業務向銀行、租賃、基金,變成綜合性的金融的控股轉型,再一個是由國內業務為主轉向國內與國際並重的,加快國際化,我想這些轉型適合所有的國有企業,我們都要圍繞這個加大轉型。

再一個防范跟化解,我們作為企業,天天作為市場主體,天天給風險打交道,天天跟魔鬼打交道,怎么防范風險,科學發展是我們華融首先要考慮的,我們堅持聽黨的話,跟政府走,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使我們受益無窮。一定要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中國政府還是蠻強大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一個理論創新,大家正在學,也在實踐。習近平提出讓市場在資源設定當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這個非常好,當前一下子達到這個任重而道遠,政府的力量非常強大,我一個感覺政府拿一點東西夠我們大小企業、民企、央企、國企吃很長時間,所以我們跟著政府的大的戰略走,跟著政府一些發展戰略去走。

比如說提出的一路一帶的發展戰略,總書記發展新的增長點用加減乘除尋找經濟增長點等等都對我們企業郵指導意義,我們既跟著他走,企業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和發展。但是企業又要按照場規律辦事,所以怎么來做呢?是我們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所以我想聽黨的話,按市場辦事,就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把政府既當做領導去尊重,又當做客戶去營銷,我這幾年跟政府簽了23個省政府簽了戰略合作協議,特別感謝各級政府對華融的支援。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牢牢把握風險底線,在所謂的防范增量新的風險,同時打好阻擊戰,再一個隊伍加執行。一個好的團隊,一個指導思想,一把手的思想再好也要靠實施,華融有一個好的團隊,變成幾句話叫做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所以華融的創新這幾年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成效。我們也有很多的體會,創新不是蠻干,創新不是胡來,創新不是突破現有的法律法規,所以我們覺得創新與幾個關係處理好,創新的意愿與創新能力相結合,第二個創新的效益與風險管控較相結合,真正做到成本可算,風控可控,效益可算。第三個要跟合規相結合,所以只有這樣的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才能實現企業的發展。

所以我們當前企業,我覺得這個主題非常好,適應新常態,尋找新動力,實現新發展,新動力在哪?新動力在改革,在發展,在創新,也在今天年會的主題上,也在在座運用在各位的好的經驗和做法之中,謝謝大家!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