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雨災:車險估損金額過億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截至昨天下午,廣東省各保險公司暴雨災害報案數1.5萬多件,初步估損金額約3億元。其中,車險1.2萬多件,初步估損金額1億多元。
5月6日至7日,華南地區出現大規模雷暴天氣,廣州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這場當地“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帶來的損失不小,也暴露出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城市在氣象應對方面有待完善的地方。
廣州市委書記總結主客觀原因
根據廣州市氣象臺發布的消息,從6日19時15分到7日凌晨5時30分,全市228個雨量測量站點降雨量超過50毫米(暴雨至大暴雨)的有221個,超過100毫米降雨量的128個,超過200毫米的11個。全市平均降雨107.7毫米,市區平均降雨128.45毫米,均超過特大暴雨標準;最大降雨出現在沙河涌上游白云區耙齒瀝水庫,達232毫米。
根據廣州市三防辦、應急辦等部門8日向廣州市政府匯報,在這場暴雨中廣州市共有6人因強降雨死亡,87個鎮(街)受淹,38間房屋倒塌,發生內澇點118個。特大暴雨還造成部分路基塌方及圍墻倒塌,多個地下車庫嚴重被淹,市中心區域多處嚴重內澇。此外,暴雨造成廣州白云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上萬名乘客滯留。
據廣東保監局的初步統計,截至5月9日下午,廣東省各保險公司暴雨災害報案數1.5萬多件,初步估損金額約3億元。其中,車險1.2萬多件,初步估損金額1億多元;非車險3300多件,初步估損金額1.9億多元。
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指出,此次暴雨暴露出了廣州地下空間監控不到位、排澇不及時等客觀問題,也暴露出了防范意識不強、責任意識不強、聯動意識不強等主觀問題。
以氣象預警為例,不少市民認為,在暴雨到達廣州之前,其他一些地方的氣象信息顯示密集雨云一路南下,但氣象部門沒有發出更準確的天氣預警。
地下地上基建一樣重視
“這可能說明我們的警惕性仍然不夠。”廣州市人大代表、臺盟市委主委張嘉極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暴雨帶來的水浸羊城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城市的應急管理機制存在一些不足。
“一旦珠江水漲,地面又下暴雨,加上地下排水設施不夠完善,那么就很容易出現水浸。”張嘉極認為,廣州老城區面積較大,很多下水道的建設經歷時間較長,這么多年的改造也還沒有徹底解決。“也可能是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比較注重地面上的建設,也沒有注重地表下的建設。”
廣東省副省長、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在8日召開的全市三防工作緊急會議上表示,廣州要落實城市內澇防御責任,強化屬地管理責任,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防御城市內澇,將城市水浸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對易堵、易澇點逐一列出,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建立臺賬,做到“一案一賬、掛號督辦、整改銷號”。在有較大雨情預報預警期、降雨過程及降雨影響期內,必須設專人24小時值班,落實應急隊伍,確保指揮渠道暢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