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撥開美國國債迷霧:新興經濟體或是最大受害者

鉅亨網新聞中心


如無意外,美債上限將于1月14日升至16.39萬億美元。美國繼續“舉債度日”。美債會像歐債一樣演變為危機嗎?美債對世界經濟會有怎樣的影響?

美債市場并不脆弱

“即便美國的政府債務負擔率、財政赤字與GDP之比與歐元區的國家相當,其主權債務市場的脆弱性也不會如歐元區那般強。”彭興韻列舉了4個原因:首先,美國并無歐元區那種政府債務余額與GDP之比不得超過60%、財政赤字與GDP之比不得超過3.5%的硬性要求,這使得美國在借新還舊的債務融資安排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其次,歐元區并沒有美國聯邦政府債券那種融資安排和市場機制,因為歐元統一后,它仍然實行分散的主權債務,而無歐盟層面的債券市場;第三,美國政府享有貨幣發行權,它可以通過貨幣貶值的方式來消蝕其債務負擔;第四,由于美元享有過度特權,它甚至可以將其沉重的債務負擔,轉嫁給其他國家。

“如果說歐債危機是2011年持續鳴響的主旋律的話,那么美債問題就是一個時不時響起的小插曲。”彭龍同時指出,如果仔細觀察與此同時二級市場的狀況,例如國債的交易量、國債收益率的變化以及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率等,可以發現有關美國債務上限的政策紛爭和美國債務總量的擔憂并沒有直接立即反映在二級市場上。因此,對美債演化的悲觀判斷還需要更多信息和數據支持。


美伊戰爭或成導火索

不過,沈丁立就悲觀得多。“美國的國家目標與能力正顯脫節。它謀求全球主導,因此經濟負擔沉重,正愈顯力不從心。”他說,“如果美國不能做出積極有效調整,到處樹敵,全面干預,那它再龐大的經濟體量也難以承擔巨量不必要的消耗。在那種情況下,美國勢必繼續舉債,或增印美元,以應付財政失衡。但無論何種應對,對美國經濟都是飲鴆止渴,造成有害后果。”

“正在演變的伊朗核問題即為一個戰略陷阱。”沈丁立指出,“無論出于什么原因(換言之,無論美軍出師是否名正言順),只要美國和伊朗深度交戰,美國正在顯現的微弱的經濟改善勢頭就將受挫,高赤字和高國債就可能延續,當下的美債就可能深陷危機,盡管未見達到歐債嚴重的程度。再加上短期內不可能根本改善美國就業,美國國內就可能出現比‘占領華爾街’更為嚴重的動蕩。雖然美國因此可能從大亂達到大治,這也未必是壞事,但鑒于世界經濟的密切關聯,美國經濟停滯或者倒退將對世界經濟鏈造成重大破壞,引起全球新一波消極連鎖反應。”

繼續舉債危害世界經濟

“美國政府債務的膨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越來越深遠。”彭興韻分析指出,首先,它會加劇全球經濟失衡;其次,它會阻礙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第三,由于美國政府債務持續上升,它就會要求美聯儲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從而深刻地影響全球資本流通以及全球通貨膨脹趨勢。由于各國資本回報率的差異、經濟發展階段的差異,以及美元作為主導儲備貨幣所具有的危機轉嫁和通貨膨脹轉嫁的貨幣強權,美國的債務擴張及寬松貨幣政策,對新興市場國家造成的潛在危害可能會遠遠超過對美國自身的不利影響。“這正是美國所以‘放心’擴張債務和讓美元印鈔機滿負荷運轉的重要原因。”彭興韻說。

新興市場國家或將成為美國大規模舉債的最大受害者。吳軍指出:“從目前美國國內的經濟情況看,發行國債所獲得的流動性很難直接進入實體經濟,或者通過貿易渠道,從資本與金融賬戶流回的資金通過經常賬戶再流向新興經濟體,增加了美元輸出而推進美元貶值;或者通過金融機構流入到國內外的金融市場,在國際大宗商品的‘金融化’的背景下,進一步催生了資產泡沫。因此,美國大規模發行國債,對中國等債權國來說,不僅增加了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還令龐大的外儲蒙受巨大損失。”

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債權國該如何應對?彭龍提出:“短期來看,盡管美債問題不斷,但作為這些可交易國債的持有者,并不需要在短期立刻做出重大調整。大量的出售反而會帶來價值上的損失。但是,在中長期需要保持警惕和進行戰略變化,逐步優化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尤其是美國國債的持有比例。畢竟,美國的公共債務從各方面的指標看已經超出了安全線,目前也看不到可行有效的減債方案。”(張紅)

美元就是件臟衣服

在關于是否購買美國國債的問題上,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比爾·格羅斯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最近他拋出觀點,只買美元,遠避歐元。為美國國債搖旗吶喊。

千萬不要感謝格羅斯,一個懷揣賺錢目的的商人怎么會輕易地把賺錢的秘笈好心地告訴你呢?如果你相信,那只能證明你單純。

同樣是這個格羅斯,曾經在投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自己旗下擁有的240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的個人債券投資基金“回報”基金中,賣出所持的美國政府債券。而他賣出之時,正是其他投資者爭相買入之時。

格羅斯的論點是:“美元是一大堆臟衣服里比較干凈的。”這個論點確實不錯,但從一個基金管理者的操作過程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一點,那就是股市里的低買高賣: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先唱衰,賣出自己的股票,等債券價格降到一個合理的水平時買入,之后再唱多,不斷地給自己謀利。

可是,對投資者而言,除了買入美元,還能買入哪些資產呢?作為兩個值得投資的資產之一,歐元因為歐元區的債務問題已深陷危機。但美國國債就一定安全嗎?

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欄作者們還在嘲笑華盛頓與理智無關,但從目前市場、政府的一系列的行為來看,華盛頓展現出了一種高智商:政府在兩黨的對峙之后還是提高了債務上限,而在1月14日,這次上限還將提高。盡管共和黨表現出一種強硬姿態,但那只是給外人看的。

如果說歐元區債務問題尚可通過體制改革獲得一絲涅槃的希望,那么美債問題則是只有不斷拖延而沒有解決之期。美國是一個統一的、獨立的政治經濟體,其發行的美元盡管已與黃金脫鉤,卻仍是世界上大多數商品的計價單位。

無論美債危機如何發展,美聯儲都有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QE3)的借口。而2012年最大的懸疑就是,美聯儲何時推出QE3。

歸根結底,這是一種美元霸權仍在,其他貨幣還不能與之抗衡的時代的無奈選擇。但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最大的房地產市場,如果無法解決債務積壓問題,將會面臨怎樣的下場?

臟衣服就是臟衣服,這一件盡管與其他的比較起來相對干凈,但還是早些脫了為好。(子默)

拷問美債:為何仍受追捧

問:2011年8月,美國主權債務遭降級,在經歷短暫的市場情緒波動之后,美國政府債券依然受到投資者追捧。轉入2012年之后,這種趨勢似乎愈加明顯。您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沈丁立:四重因素強大“鎖定”

有四重原因。一是自身措施。美國經濟的兩面性造成了美債需求旺盛的表觀矛盾。美國經濟既有消極一面,也有積極一面。過去10年美國打了兩仗,經濟仍增近半。美國股市去年雖略有下挫,但全年仍是全球最佳。二是他方期待。盡管美國經濟存在嚴峻困難,但美國并未資不抵債。標普下調美國債信,雖是基于事實,也有憂慮美國黨爭,不必永遠悲觀。三是比較優勢。就國家綜合實力、債信記錄以及政策調整能力而言,仍有理由對美債樂觀,尤其是歐債危機尚未走出低谷之時,美債仍是安全性較好的債券品種。四是美元霸權。美國從其政治和經濟霸權獲得了鑄幣霸權地位,這三者結合決定了美國國債市場規模大、流動性高的特點。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對列國具有強大“鎖定”作用。他國一旦陷入,即難以自拔。

彭龍:美元霸權經濟復蘇

不甚明朗的全球經濟復蘇態勢使后危機時代充滿了不確定性,全球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保守。相對歐債而言,美國國債自然成為具有優勢的投資產品。一方面,美元仍然在國際貨幣中占有著絕對主導地位,歐元的“風雨飄搖”更加襯托出這一點。盡管美元匯率存在著下行的可能,但正常的匯率波動是在投資者的預期和承受范圍之內的。另一方面,雖然美國國債的總體規模已經較高,但2011年底的一些數據顯示其經濟復蘇正在企穩,為國債的安全性注入了強心針。因此,進入2012年,美債成為眾多投資者能夠抓到的“諾亞方舟”,也許它也有瘡有孔,但相比較而言恐怕已經算是安全的了。

吳軍:炒作美債降低成本

美元大量流落在世界各國、特別是中國等亞洲國家。美元的貶值趨勢,歐美的零利率政策,增強了持有大量美元者投資保值的需求。相對于歐債危機帶來的歐元貶值趨勢,美債的安全性要強些。因此相對而言,購買美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