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成果流轉新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受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委托,中國技術交易所、北京海淀中科計算技術轉移中心、北京國信興業拍賣行有限公司、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中國技術交易所第一屆專利拍賣會暨中科院計算所專利拍賣專場”定于2010年12月16日在北京舉行,目前拍賣招商活動已經正式展開。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知識產權競爭已經成為了國與國之間經濟競爭的主要手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大批企業已經躋身于國際知名企業的行列,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在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應用和管理上與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成并與世界接軌,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增長速度迅速,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知識產權大國。但因為缺乏規范的市場化流轉平臺,我國專利成果轉化率卻相對較低,嚴重制約了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有資料表明,我國每年約完成3萬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其中只有不足1/3申請了專利,在這些國家審批的專利項目中,只有1/5得到轉化,形成產業化的專利技術只有5%,遠低于發達國家60%~80%的專利產業化水平。
2008年6月5日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下稱《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鼓勵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產業化,引導企業采取知識產權轉讓、許可、質押等方式實現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在知識產權創造中的重要作用。2009年4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在《關于實施首都知識產權戰略的意見》中特別提出:把北京打造成為全國知識產權創造的核心區、知識產權保護的示范區、知識產權商用化的先行區、知識產權工作體制機制的創新區、知識產權國際交流的窗口區。
據本次拍賣活動的組織方介紹,本次拍賣的標的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擁有的,涉及智能信息、無線通信、集成電路、信息安全、物聯網、高性能計算等十余個技術應用方向的327項專利(其中21項無底價起拍)。這將是專業科研機構首次通過專業性的技術交易平臺采用市場化的競價交易方式進行交易的一個嘗試。
專利拍賣作為美國等發達國家一種成熟的技術交易模式,在中國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與傳統的實物及資產拍賣不同,專利拍賣的復雜程度更高,對于拍賣組織方能力的要求更高。據組織方介紹,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拍賣活動,為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搭建規范的市場流轉平臺,活動組織方成立了由技術轉移中介服務機構、拍賣機構及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共同參與的聯合工作組。
組織方之一的中國技術交易所相關負責人指出,專利拍賣作為歐美國家一種成熟的技術轉移模式,是對傳統的技術轉移方式的有效補充,其公開透明的操作模式、高度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和規范的交易流程對于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轉移體系有著重要的意義。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