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注入流動性 預調微調縱深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以公開市場操作縮量、取消部分銀行差別準備金率、推出定量信貸支持小微企業等為主要方式,央行等監管部門正在多管齊下,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及信貸資源。部分受訪人士就此指出,目前的政策基調,或正在由此前的“預調微調”,向力度更大、程度更深的方向推進。
公開市場方面,本周僅發行了150億元1年期央票和10億元3個月期央票,并實施了150億元28天正回購。在對沖掉310億的到期量后,本周已實現220億元資金凈投放,很大程度扭轉了上周的資金面緊態。受此影響,昨日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全面回落。
差別準備金方面,央行近日向多個省市20余家農村小型銀行發布通知,并于25日將其法定準備金率下調50個基點至16%。據初步測算,央行此舉將向銀行體系多注入數十億流動性。
此外,財政部、央行將于下周二續發600億元國庫現金定期存款,也是11月份以來的第二次招標。這使得本月財政資金投放量升至1200億元,此項規模為10月份的兩倍和9月份的四倍。一個月內兩次“輸血”,也是有史以來首次。
對于央行等部門近期一系列的“注入”舉動,市場人士眾說紛紜。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投資副總監石磊表示,相比此前的預調微調,近期的政策力度似乎更大了一些。為保證資金面穩定,往年少用的7天正回購也得到頻繁使用。同時,央行在銀行間市場的回籠節奏也明顯放緩,這樣可以保證更多資金用于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
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研究員馬永波指出,當前包括財政與貨幣政策在內的結構性微調,基本都在市場預期之內。而差別準備金不再續期以及外匯占款的超預期下降等都表明,上調準備金率的閥門已基本關閉,而即使央行短期內不進行下調,實質已體現出政策緩和。馬永波還表示,年內剩余時間至少1200億元的小微企業定向新增信貸額度,將不會計入銀行存貸比考核的口徑內,微調的步伐正在逐步深入與加快。
也有分析人士持較保守的觀點。申銀萬國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目前政策尚未脫離“預調微調”的范疇,仍是此前操作的細化和具體化。他解釋稱,近期的信貸微調、結構性定向減稅以及流動性回收力度減緩等的背后,不應忽視兩點。首先,這更多是針對小微企業及小型金融機構的一種“救急”舉措;其次,中央對明年經濟增速保持在9%以上仍有信心,且為了避免通脹預期反彈,監管層目前并不急著大幅轉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