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參與創業板以"打新"為主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
自證監會下發《關於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創業板上市證券的說明》到各基金公司後,多家基金公司均應聲發佈參與創業板的公告,上投摩根、興業全球、易方達、東吳、華富、國泰、富國、國海富蘭克林、匯添富、中銀、嘉實、寶盈等多家基金公司都發佈了相關公告。
對於基金公司發佈公告積極響應參與創業板,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張翔向世華財訊表示,基金公司發佈關於將參與創業板的公告應是一個流程,以此表明該基金是可以參與創業板投資的,而且基金公司也借此向投資者提示基金參與創業板的風險。
張翔指出,雖然多家基金公司發佈參與創業板,但這離基金實際投資創業板還比較遠,基金可能更多的是採取打新的方式參與創業板。諾德基金公司就明確表示,可能會主動參與網下申購,而在創業板上市企業存量沒有達到一定規模、估值體系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將持相對謹慎態度。
基金緣何如此謹慎,張翔認為,從目前來看,即將上市的10家創業板公司基本面都不錯,各有特色和亮點,而目前的發行價定價也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有投資價值。但以目前市場對創業板的關注度,其新股上市必將遭到投資者的爆炒,導致創業板新股的估值較高。對於以價值投資為理念的基金公司而言,估值高的預期將可能使其對創業板採取觀望態度。
此外,創業板的規模較小,現行的對基金公司投資比例的限制也是影響其投資創業板的一個因素。證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申請創業板發行的149家正式受理的企業中,發行股數最多的只有1億股,最少的才850萬股,平均2,400萬股,而現行規定是一隻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能超過基金淨值的10%,一家基金公司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不得超過股本的10%,在這樣的限制下,基金參與創業板的資金就非常有限,得到的收益也將十分有限,對於很多基金公司而言操作上存在困難。
另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創業板推出前期,品種少、風險大,基金公司圍觀是正常的,但隨著創業板市場的發展壯大,基金在創業板的投資比例也會加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