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摩爾定律帶動下 英特爾將使電腦更小 更有智慧 使用更便利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英特爾公司高階主管於英特爾科技論壇(IDF)上表示,在英特爾32和22奈米(nm)製程技術優勢下,摩爾定律(Moore’s Law)將帶動「創新和整合」的廣度和速度,未來英特爾(INTC-US;Intel)凌動(Intel Atom)、酷睿(Core)和Xeon處理器以及系統單晶片(SoC)產品將使電腦變得更小、更具智慧、功能更強,使用上也更加便利。
目前英特爾正推動多項創新,其中之一就是首度將繪圖功能整合至部分未來晶片產品之中,英特爾執行副總裁暨架構事業群(IAG)總經理馬宏昇(Sean Maloney)表示,過去40多年來,除大幅提升效能之外,摩爾定律還驅動了其他機會,英特爾大幅增加電晶體數目以及處理器指令,進而將更多容量與功能整合至處理器裡,帶動業界的大量創新,以英特爾技術為基礎的電腦的消費者、遊戲玩家和企業是真正的贏家。
馬宏昇也展示英特爾首款32nm處理器Westmere搭載的個人電腦,在日常作業上,包括上網並同時開啟多視窗時,可大幅提升回應速度。
Westmere是英特爾首款32nm處理器,也是第1款將繪圖晶粒(die)整合至處理器封裝內的英特爾晶片,除了可支援Intel Turbo Boost技術和Intel 超執行緒技術(Intel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外,也加入新進階加密標準(AES)指令,讓加密和解密速度更快。
英特爾表示,Westmere的開發正按進度進行,工廠已開始製造晶圓,並預計於今年第四季量產。
在Westmere之後,英特爾的晶片整合將延續至代號為Sandy Bridge的32nm處理器,該處理器將英特爾第 6代繪圖核心整合至處理器核心晶粒中,或甚至成為處理器核心的一部份,將包括對浮點、視訊和常見於多媒體應用程式中的處理器密集應用軟體等加速功能;英特爾指出,目前Sandy Bridge為基礎的系統雖尚屬早期開發階段,但發展狀況順利。
另外,Larrabee系列的首款產品也將於明年問世,具有英特爾架構 (Intel Architecture)的可程式化(programmability)能力,大幅延伸其平行運算能力,讓程式設計人員更容易執行各種3-D繪圖管線(pipelines),如點陣化(rasterization)、立體渲染(volumetric rendering) 或光跡追蹤(ray tracing),透過這些組合,使用者未來即能在內建以英特爾技術為基礎、並內含Larrabee的個人電腦,體驗良好的視覺經驗。
馬宏昇並分享英特爾的願景,英特爾將與其他業界領袖合作,提供最佳化平台、系統、技術和解決方案,回應網際網路和雲端運算服務趨勢對「超大規模」(hyper-scale)資料中心環境的需求。
英特爾也公佈新型超低電壓Intel Xeon 3000系列處理器,其TDP (Thermal Design Power)僅有30瓦,配合多種針對密度和耗電最佳化的平台產品;英特爾並首度公開展示單路處理器「微伺服器」(micro server) 的參考系統,將有助於驅動微伺服器創新和發展未來規格。
Jasper Forest系列嵌入式處理器將於明(2010)年初問世,專門針對儲存、通訊、軍事和航太應用程式設計,將提供全新層次的整合功能,可替這些高密度環境節約寶貴的空間和耗電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