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證保開春忙圈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以來,銀證保多家金融機構紛紛公布了大額再融資計劃,雖然部分機構再融資并非把手直接伸向二級市場,但頻繁地再融資仍是讓投資者疑惑,金融機構就這么缺錢嗎?
3月16日,廣發證券公告稱,其A股定向增發方案獲得證監會行政許可并予以受理。這或許會讓今年2月公布增發方案的宏源證券和太平洋證券松了口氣,但卻讓投資者變得緊張。
今年以來,銀證保多家金融機構紛紛公布了大額再融資計劃,雖然部分機構再融資并非把手直接伸向二級市場,但頻繁地再融資仍是讓投資者疑惑,金融機構就這么缺錢嗎?
券商:資本競逐
廣發證券的定向增發早在2010年8月就已公布,涉及金額約180億元。根據安排,此次增發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擴大承銷準備金規模,增加融資融券業務準備金,擴大直接投資、國際業務、股指期貨業務規模等七大業務。廣發證券希望通過此次增發加速各方面業務的發展,彌補此前資本金受限帶來的短板。
“目前監管層對券商開展創新業務持積極態度,因此,各大券商們都趁著這個機遇大力開展創新業務,但是創新業務大多具有資本密集型的特點,如直投、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在目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下,為搶占創新業務的先機,券商大規模再融資在情理之中。”昨日,上海一家大型券商高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確實,券商再融資自2008年以來此起彼伏。最近公布再融資計劃的是太平洋證券和宏源證券,今年2月,兩家券商分別公布涉及金額為50億元和70億元的再融資方案。而不久之前,盡管過程不太順利,長江證券的增發也告一段落。
據統計,目前15家上市券商中,除2009年IPO的5家券商以及國金證券之外,基本都在短期內公布和實行了再融資方案。
國泰君安券商行業分析師梁靜認為,為提升凈資本和行業排名,剩下的券商增發只是遲早的事情。
銀保:底線賽跑
在券商再融資的同時,去年攪得A股天翻地覆的銀行,同樣不甘落后。
資料顯示,目前有8家上市銀行提出了再融資。從規模上來看,如果全部實施,8家公司融資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實際上,銀行在2010年已經進行過大規模的再融資。資料統計,2010年,共有11家上市銀行完成再融資,總融資規模超過4000億元,這令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大幅提升。但到了2011年,在央行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銀行監管機構調整監管標準的情況下,銀行又嚷起“缺錢”來。
去年以來,銀行監管機構對銀行資本的質量和總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新的監管標準,1月12日,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在解釋增發原因時坦言,“不融資明年銀行開不了門”。
“相對于券商為擴張而資本競逐,銀行的再融資就是在和政策底線賽跑。”深圳一家大型券商金融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此外,保險公司也打起了再融資的主意。3月14日,中國平安公布了H股再融資方案。分析人士稱,這緩解了A股再融資的壓力。但市場擔憂在中國平安的刺激下,其他保險公司也會起意再融資。對此,興業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胡遠川認為,從3家上市保險公司當前及未來幾年償付能力充足率來看,太保和國壽近期沒有融資需求。
投資者:態度抵觸
3月3日,長江證券增發路演收市前最后3分鐘集合競價時,被一筆8萬多手的巨單砸盤,導致長江證券股價在3分鐘內從12.75元一下子跌至12元,并保持至收盤。這使得長江證券最終增發數量縮水2/3。這或許能從側面說明二級市場對再融資的一種影響力。
實際上,目前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對于金融機構再融資的態度都非常抵觸。“現在很多銀行幾乎是剛上市募集了一大筆資金,不久就開始考慮再融資,這非常考驗資本市場的承受力。”上述金融行業分析師表示。
除此之外,更多市場人士認為,大型金融機構在“圈錢”擴大規模的同時,需要考慮投資者的利益。
按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再融資時,“最近3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3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相關數據統計,近期有再融資計劃的8家上市銀行中,除去年上市的農業銀行、光大銀行之外,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和深發展總派現額與總融資額之比最高僅為0.66%。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這些銀行上市以來給投資者的分紅回報較低,與其擴張速度不成正比。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