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監管不力致使李嘉誠們南橘北枳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據媒體報道,香港富豪李嘉誠旗下長和繫在上海真如副中心2006年拿地兩年多後,項目遲遲沒有啟動,一度引來開發擱置傳聞,直到今年4月才舉行開工儀式。三年來,李嘉誠持有土地浮盈就已經超過30億元。不久前,李嘉誠之子、電盈主席李澤楷名下盈科大衍地產曾被曝出將北京閒置三年的工體4號地項目轉手,賺取約2.35億港元利潤。

李嘉誠的致富之路國人皆知,無數人視其為偶像,學習他的經商策略和為人之道。李嘉誠從塑料花賺得第一桶金,卻是在房地產上發達,一躍晉陞至超級富豪行列。如今香港地產的黃金期已過,而內地房地產業的騰飛,吸引著香港富豪紛紛北上淘金。

以李嘉誠為代表的香港地產大佬,熟諳地產運作手段,又兼內地實行的招拍掛、期房等制度,也是從香港移植而來,他們更是得心應手。香港政府對土地拍賣、開盤建設、期房銷售等流程都有嚴格規定,一旦開發商違規操作,就將處以高額罰款,嚴重的還將追究法律責任。前段時間,香港連續曝出天價豪宅,港府即多次公開表示,政府會在必要時機對樓市採取果斷措施。而香港地產也不存在囤地捂盤的現象,地產商賺取的也是合理的市場利潤。

但是,在香港守法經營的富豪們,來到內地卻沾染上囤地牟利的惡習。李嘉誠父子兩塊地皮囤地閒置三年,坐等地價上漲,賺取三十多億利潤,比正常開盤建設高出數倍。如此瘋狂的暴利,是政府放鬆管制的惡果。儘管有「兩年不開發無償收回」等政策,卻沒有被嚴格執行。各地政府依賴於土地財政,對開發商的違規行為視而不見,更進一步助長囤地捂盤的惡習。囤地暴利的誘惑之大,外資地產商也難以抵擋,紛紛擇「利」而從。囤地牟利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李嘉誠父子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各地政府監管不力,不按政策處罰違規地產商,是造成外資地產商「南橘北枳」的主因。建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不能依賴於商人的道德良心,還得營造嚴格執法的氛圍。國家出台的各項打擊囤地的政策可謂嚴厲,如果不按規定嚴格執行,就無法杜絕「只拿地不開發」的行為,地產界的亂相也就永無澄清之日。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