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上證所擬擴大社會責任報告強制披露范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副總監林勇峰昨日在北京表示,上證所將在現有的三類公司基礎上,逐步擴大強制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范圍。

林勇峰表示,滬市公司中煤炭、冶金、石油石化、有色金屬、造紙等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占比較大,這些公司對環境影響較大,上證所將逐步考慮強制要求這些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和環境影響年度報告。

林勇峰是在昨日參加國際報告倡議組織(GRI)的一次會議時作上述表示的。該組織的G3指南(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第三版)目前被滬市232家上市公司用作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模板。

GRI首席執行官ErnstLigteringen對記者表示,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的制定和修訂融合了全球各類型公司和機構的觀點和意見,因此有廣泛的適用性。同時該指南是一個免費的指導性工具,如果越來越多的機構按照這份指南去披露自己的社會責任報告,將使得這些報告更具可比性,便于公眾和投資者了解和比較不同公司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貢獻方面的優缺點。


上海證券交易所從2008年開始要求三類上市公司必須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包括作為公司治理板塊樣本的230家公司、在境外有發行外資股的50家公司、金融類的21家公司等258家上市公司,并鼓勵其他公司進行披露。

扣除重復計算,2010年共有275家公司披露了強制性的社會責任報告,另有52家公司進行了自愿披露。有意思的是,公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全部327家上市公司中273家是國有企業,僅有57家是民營企業。在聘請第三方機構對自己的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審驗的15家公司中,14家是國有企業,其中8家是中央企業,僅有1家是民營企業。

從數據來看,國有企業披露社會責任報告與民營企業有較大差異。分析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三類強制披露企業中,國企居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公有制的國企社會責任意識更強。

在中國,特別是中國資本市場推動社會責任意識還任重道遠。除了企業自身的動力不足之外,投資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度也還在萌芽階段。BP漏油事件后其股價狂瀉50%,但是A股市場的一些上市公司在造成嚴重環境事故之后,股價僅是短時間內下挫,很快又重新走出上漲行情。這體現出投資者更關心的仍然是公司短期業績,忽視環境責任的長期負面影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