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重創日本 但災後重建將提供日經濟短期成長動力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2011-03-14 19:55
11日發生史上最大強震的日本,地震及海嘯將勢必對其經濟與財政造成重大影響,但《msnbc.com》資深製作人 John W. Schoen 認為 ,整體而言,此次震災對日本己處於困境的經濟,衝擊將是相對輕微,因為災後重建將在短期內刺激日本的經濟成長。
周五 (11日) 日本宮城縣外海發生 8.9 級地震,高10公尺海嘯沖毀車輛與房屋,並淹沒附近農地。日本官方確認,震災目前已造成2100人喪生,2萬人失蹤,許多居民被迫撤離。11日首都東京也有明顯震感,整座城市可說陷入停擺,手機系統網絡與運輸系統被癱瘓,導致百萬通勤族無法回家。日本各地也有數百萬家庭停電。
除了關東地區停電、限電情形外,千葉縣的煉油廠起火而被迫關閉營運;福島核電廠也出現氣爆及輻射外洩,緊急疏散民眾。東京迪士尼樂園也於 12-21 日停止營業,進行園內各項安全檢查,正式開園日期尚未宣布。
許多製造商都受到影響。雀巢 (Nestle) 關閉位於茨城縣霞浦的工廠;日本製紙集團 (3893-JP) 也暫停了宮城縣與福島縣工廠的生產;化工廠旭化成株式會社 (3407-JP) 也因電力中斷而關閉廠房、疏散員工。
在各產業中,日本汽車業受創最重。三大汽車巨頭豐田 (7203-JP)、本田 (7267-JP)、日產 (8248-JP) 周一宣布全面停產,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生產核心零部件的工廠位於災區,供應鏈被迫中斷所致。
災情對基礎建設的損壞將持續影響交通與物流,而日本主要港口若關閉時間過長,也將影響對美出口。
Schoen 指出,位於震災重創地區的企業及家庭,面對的是重大的財務衝擊。雖然地震所帶來的損失要數週後才能統計出來,但長期來看,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為協助災區重建,流入的資金將在短期內刺激日本的經濟成長。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 Lawrence Summers 指出,此次震災將增加日本經濟復甦的複雜度與困難,但在重建展開後,將可看到 GDP 出現短期上揚。如1995年的神戶大地震後,日本經濟的確獲得了動能。
為了維護市場穩定,周五,日銀就展開對金融市場的注資,周一更加碼至 12 兆日元。
短期來看,全球保險業將共同擔起這次災害的財政負擔。周五歐洲盤中,保險類股均因此重挫。日本市占最大的保險商美國家庭人壽保險 (Aflac) (US-AFL) (JP-8686) 周一於東京證交所重挫逾4%。再保險商如瑞士再保 (Swiss Re) 周五於美股下跌 2.45%、慕尼黑再保 (Munich Re) 則於歐股下跌 3.9%。
身為已開發國家之一的日本,保險覆蓋率相對較高。據慕尼黑再保資料,1995年神戶大地震造成的總損害達 1000 億美元,保險賠償額有 30 億美元。2008年中國四川大地震總損害為850 億美元,但保險償付僅 3 億美元。2 月 22 日紐西蘭基督城地震所造成損害約在 80-120 億美元間。
過去幾周因中東、北非動盪不安而高漲的油價,因周五的日本地震略見回落。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原油進口國,目前尚不確定日本進口能源會受震災影響多大。紐約 NYMEX 4月原油期貨周五收跌1.37 美元,報每桶 99.79 美元;布蘭特原油期貨則跌 1.85 美元,報每桶 111.99 美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