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城市崛起 香港內房股估值提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持續的限購令下,不受影響的三四線城市迅速崛起。4月12日,恒大地產(3333.HK)發布一季度業績報告,其布局二三四線的戰略優勢顯現,一季度實現198億銷售額,占年度銷售計劃近30%。
2011年3月恒大新開盤4個項目,分別為中山恒大綠洲、景德鎮恒大名都、南充恒大綠洲、遵義恒大城,全月合計銷售8億元。4個新開盤項目均位于三線城市。
這是恒大二三線城市戰略的縮影。恒大項目所處的大部分地區不屬于調控熱點區域,恒大已進入62個城市,三線城市占比63%;集團擁有的112個項目中,39.3%的項目位于三線城市。年內,集團三線城市尚有30多個項目計劃陸續開盤。
恒大之外,碧桂園(2007.HK)、佳兆業(1638.HK)等深入三四線城市的地產商也取得不俗業績,三四線城市對房企的銷售和利潤貢獻占比越來越大。
中房信報告指出,受益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業蓬勃發展,部分提前布局的企業表現突出。如碧桂園一季度銷售約93億元,同比增長45%;一季度銷售面積約150萬平方米,位居全國房企前三。
碧桂園控股公布的2010年報顯示,其二、三線城市的土儲占總土儲約84%,其位于增城市(未限購)的碧桂園豪園在3月中旬推出200余套全新洋房單位,連續數日占據廣州樓盤簽約榜首位。
開發深入到鎮一級的佳兆業,于2011年首季實現累計合約銷售收入約12.07億,其中大量的三線城市項目拉低了成交均價及總價,合約銷售面積約14.56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由第二季開始,佳兆業計劃每季度推出可銷售總建筑面積約142萬平方米,大部分位于三四線城市。
一季度房企的市場表現和分化,引起了香港資本市場對于內房股的估值分歧和轉向。多家券商表示,中資概念股有機會成為港股新一波升浪的火車頭,尤其中資銀行及房地產,在去年大受打擊后,今年或將否極泰來。
其中,業績增速明顯、去化率高、布局二三線的房企首獲認可。
自3月29日年報公布以來,恒大地產股價連漲6天,從4.00元港幣漲至4月7日5.04元(股價為港幣,下同),漲幅高達26%。4月8日盤中最高沖至5.15元,第三次刷新盤中最高價紀錄,相比歷史最低值反彈高達181.4%。
過去一個月來,27只香港內房股已平均上漲了7.3%,除恒大外,中海外(0688.HK)等在3月也大漲了20%左右。
但香港證券分析師亦提醒,雖然恒大等公司目前在三四線城市發展,但財務增長的壓力也相應變大,尤其是在獲取了較多的土地儲備之后,其財務方面的杠桿也會增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