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為何無緣創業板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
在經歷了十年的漫長等待之後,創業板終於正式啟動,28家公司成為首輪在深交所掛牌交易的幸運兒。但我們在這批名單中沒有發現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互聯網公司的名字。
那麼為何互聯網公司無緣創業板呢?筆者以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互聯網公司自身的問題;二是創業板的問題。
互聯網公司自身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目前眾多的互聯網公司生存困難。眾多的公司由於在價值鏈中處於從屬地位,從而不斷受到基礎電信企業等價值鏈其他環節的「壓搾」,因此,在收入和盈利等硬性指標上,這些公司很難符合創業板的要求。其次,雖然現在的互聯網公司看起來發展得風風火火,但很多並不能稱得上高科技公司。很多公司目前以經營娛樂信息為主,技術含量要低很多。這和上創業板的公司應是高新技術公司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再次,互聯網公司的主營業務難言單一。由於稱得上殺手級的互聯網業務目前並不多,公司要生存和保證經營業績就可能會選擇多種業務來進行經營,以積少成多取得「長尾效應」的效果;或者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經營業務的種類。這也難以達到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單一的門檻。最後,即使一些經營好的互聯網公司很多情況下卻在打暴力、賭博、色情等方面內容的「擦邊球」,在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卻觸及了社會的道德底線,社會影響不好。社會各界對此類公司看法不一,這影響了互聯網公司的市場預期,從而使其難以登陸創業板。
另外,創業板自身也存在著問題。創業板的設計者之一、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先生對目前的創業板評價之一就是乏善可陳,其已經偏離了最初對創業板的設想。現在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根本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創業型和成長型公司,它們已經較成熟了,已經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了,對融資的需求很難說迫切了;而十年前推出創業板的主旨是要為初創的草根公司進行創業投資,解決其成長路途上的最大問題融資難問題。既然創業板已經不是原來的創業板,互聯網公司與其難以結緣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看到,要使互聯網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一方面需要公司自身的努力,互聯網公司要積極向價值鏈上游和核心環節攀升,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明確主營業務並持之以恆地經營下去,以達到創業板的門檻和被市場的慧眼選中;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推出能夠滿足初創的草根公司融資需要的創業板——「草根板」,以為廣大的互聯網公司提供真正的服務平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