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關恐難過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經評論員鈕文新
不是說人民幣被高估,它就應當迅速地貶值。貨幣的關鍵是穩定,而不是突然快速升值,又快速大幅貶值。大起大落才是最大的危害。
“過年如過關”。對于中國實體企業和金融投資者而言,今年的“年關”恐怕會尤其難過。全球經濟一片蕭條,中國經濟前景暗淡,加上發達國家大放貨幣、而國內緊縮所導致的“成本夾板”,致使中國企業內外交困,生意突然變得慘淡。往年,圣誕節前是出口非常旺盛的季節,但今年吶?我到現在沒有看到任何一篇報道,而原來圣誕商品出口大省――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外貿加工企業已經失去了以往的活力。
盡管貨幣政策正在轉向寬松,人民幣也開始大幅貶值,但是一個國家的實體經濟出現問題,貨幣投放將是無效的,這就是所謂“流動性陷阱”。所以我們說:貨幣政策必須慎用,它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政策。它可以主動并迅速摧毀經濟增長,但卻無力拉動經濟增長。很簡單,當出口加工企業已經“破產收攤兒”了,出口訂單移向它國,人民幣再貶值,也不會使之立即恢復生產;貸款再便宜,他也不會立即恢復生產;勞動力再低廉,訂單也不會馬上回來。
日本就是前車之鑒,當日元的不斷升值和實體產業大規模轉移完成后,日本本土的實體經濟已經變得十分虛弱。這時,貨幣投放救不了經濟,因為企業經營規模的收縮和大量企業的破產,已經使企業不需要貸款了。所以,貨幣信貸的投放,無論利率多低,他們都沒有興趣。日本經濟增長之所以20年不得抬頭,關鍵原因就在于“流動性陷阱”。
有人說:不要認為經濟減速是壞事。我認同。經濟減速當然不是壞事,但經濟失速卻是大大的壞事。我們過去一直反對中國過度采取經濟減速的政策。原因是,我們一直不看好國際經濟形勢,認為一場史所罕見的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一定會出大問題。在此前提下,如果中國經濟大力度減速,很容易發生國際經濟再度蕭條和中國經濟主動減速的疊加效應,結果是“中國經濟從減速變成失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