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患難見真情? 美國人愛國情操死灰復燃 國貨獲垂青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患難見真情? 美國人愛國情操死灰復燃 國貨獲垂青
患難見真情? 美國人愛國情操死灰復燃 國貨獲垂青

雜誌編輯 Katherine Tarbox 於《TIME》撰文指出,她的祖父母對於買車,只有兩項要求:它必須是藍色的,它還必須是美國車。上次他們買車是 1990 年代時,那時美國車業,在品質及可靠性上並沒有太好的評價。


當家族中較年輕的一代提起,何不買亞洲車或歐洲車呢,他們的反映像是這麼做便如同犯了叛國罪一般。「我們必須買美國車」他們說。討論結束。

祖父母經歷過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對他們來說,買美國車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想刷牙的話,也要用美國牌的牙膏。對下一代來說,如此情感不復存在,不過時至今日,愛國情操似乎死灰復燃。

研調機構 J.D. Power 上週的報告顯示,美國對於美國汽車業的忠誠度上升。報告中指出:「那些因為產地是海外而避開進口車的買家,在 2012 年時增至 14%,為 2003 年以來的最高點。相反的,那些因為產地而拒買美國國產車的人,則下降至 6%,為史上最低點。」

近來數據顯示,美國人不在只談論「買美國車」,而是真的去做。克萊斯勒去年第 4 季的獲利為 2.25 億美元,全年淨利也有 1.83 億美元,是它 10 年多以來第一次獲利。2011 年時它還虧損 6.52 億美元。

趨勢不僅僅出現在汽車上。去年 Harrison Group 及美國運通發佈的研究顯示,65% 的精品消費者現在較青睞美國商品。美國人買美國貨,究竟是因為品質較佳,還是認為必須支持美國製造業,或是兩種因素混雜,不得而知。但最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美國在衰退期間流失掉的製造業工作,常伴隨著購買美國貨來支持美國勞工的行為。

抑或是仍在美國生產商品的企業,希望事情看起來是這樣。Tiffany & Co. 就廣告其珠寶全在美國製造。鞋業 Brooks Brothers 也說其大部分的商品都在美國工廠生產。其執行長 Claudio Del Vecchio 指出:「消費者認同產品在美國製造,也願意為此多付一些錢。」

無論人們對美國生產這件事有什麼看法,這相當複雜。絕大多數的美國車其實是在墨西哥或是其他國家生產。許多人們以為的美國貨,比方說美泰兒的娃娃,是在中國生產。Levis 的牛仔褲、Converse 的鞋則可能是在柬埔寨或是菲律賓生產。

買海外生產的商品,也不一定是壞事。去年夏天舊金山聯儲的調查顯示,每 1 美元花在中國生產的物品,便有 55% 流回美國經濟。

對某些人來說,這樣或許還不夠。ABC News 指出,若美國人每週在美國製造商品多花上 3.33 美元,便能多創造 1 萬個新的工作機會。如果克萊斯勒上升的獲利意味著什麼的話,那可能是,美國消費者已經開始善盡職責。

文章標籤

美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