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推算宇宙加速膨脹終冰封 美3物理學家奪諾貝爾獎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1-10-05 07:45


3 位美國出生的科學家通過觀測超新星,發現宇宙正加速膨脹,因而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發現揭示了宇宙的命運,即宇宙最終會變成冰封世界。

《星島日報》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宣布把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珀爾馬特 (Saul Perlmutter) 、擁有美國和澳洲雙重國籍的施密特 (Brian Schmidt) 以及美國科學家里斯 (Adam Riess) ,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 珀爾馬特將得到 1000 萬瑞朗 (逾 1100 萬港元) 獎金的半數,其他兩人分享另一半獎金。


1929 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首先發現了星體間距離不斷變大的現象,並提出宇宙膨脹理論。這一發現導致俄裔天體物理學家伽莫夫提出「大爆炸理論」,他認為宇宙誕生於約 140 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極小體積、極高密度的點,而大爆炸之後,宇宙不斷膨脹。多年來,天體物理學界一直認為宇宙是在以一個恒定的速度膨脹,直到這 3 位科學家開始了對超新星的觀測。

此次獲獎的珀爾馬特和施密特分別於 1988 年和 1994 年開始領導各自團隊,從事超新星研究,里斯在施密特的團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兩支研究團隊都用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對準了一種「Ia 型超新星」。這種超新星是由密度極高而體積很小的白矮星爆炸而成。 由於每顆 Ia 型超新星爆發時品質都一致,它們爆炸發出的能量和射線強度也一致,因此在地球上觀測Ia型超新星亮度的變化,可以準確推算出它們和地球距離的變化,並據此計算出宇宙膨脹的速度。

兩個研究小組總共觀測了約 50 顆遙遠的 Ia 型超新星,發現它們發出的光較預期微弱,這是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的跡象。他們於 1998 年得到了一致的結論:宇宙的膨脹速度不是恒定的,也不是愈來愈慢,而是不斷加快。

評選委員會的頌詞指出, 3 人的研究成果「震動了宇宙學理論基礎」,「如果膨脹持續加速,宇宙的最終結局將會是冰封狀態。」

美國物理學研究會發言人布盧表示,這項研究推斷,數億萬年後,宇宙將變得非常廣大、寒冷及孤寂。他表示諾貝爾委員會指宇宙會以冰凍結束,是貼切說法。

香港《文匯報》指出,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珀爾馬特、施密特及里斯共享, 3 人早於 2006 年已獲頒邵逸夫天文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宇宙膨脹加速,以及發現神秘的「暗能量」的貢獻。換言之,邵獎比諾獎早了 5 年,亦間接證明邵獎越來越具權威性。

1959 年於美國出生的珀爾馬特,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學教授; 1981 年,他以優等成績於哈佛大學畢業後,在 1986 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博士學位,並在 2002 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施密特現為澳洲國立大學教授,擁有美國和澳洲雙重國籍。他於 1967 年在美國蒙大拿州出生, 1989 年於亞利桑那大學畢業, 1992 及 1993 年分別獲得哈佛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他於 1994 年成立「高紅移超新星搜尋團隊」,該團隊在宇宙膨脹速度加快方面的發現, 1998 年獲《科學》雜誌選為「年度科學突破」。

里斯在 1969 年於美國華盛頓出生, 1996 年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太空望遠鏡科學中心天文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1998 年,他領導高紅移超新星團隊取得首項直接證據,證明宇宙正加速膨脹,並於 2002 年發現 25 個遙遠的超新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