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土地窩案后傳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向淡定的欽叔坐在廣州市信訪辦信訪接待員對面的時候,開始激動起來。
這是欽叔上訪的第十個年頭,為了其所在的廣州增城市西洲村,為了一塊幾百畝的土地,自2002年開始上訪,十年上訪無效。4月14日,增城市副市長劉榮照被廣州市紀委帶走的消息再一次刺激了欽叔,正是2002至2004年,劉榮照任增城市新塘鎮鎮長期間,西洲村該塊土地被征用。
4月18日,欽叔和西洲村幾位村民再次向廣東省紀委遞交了他們的上訪材料,廣東省紀委讓他們4月25日到廣東省紀委信訪辦。
原本認為在4月25日有希望獲得答復的欽叔很快失望了,廣東省紀委交給他們一個信封,信封上面寫著廣州市紀委,然后省紀委的工作人員讓欽叔他們去找廣州市紀委。
第二天,欽叔前往廣州市信訪辦。廣州市信訪辦工作人員表示會把欽叔的情況反映給市紀委領導,并答應向廣州市紀委領導反映欽叔他們提出的要求相關領導到西洲村調查劉榮照等人違規征地的情況。
360畝耕地
“這怎么可能不是違規征地。”欽叔見到記者開始激動。
事發2002年。欽叔所在的西洲村的土地為西洲工業園所征用。按西洲村委與新塘鎮政府簽訂的一份協議,征地后,新塘鎮政府在西洲工業園附近為預留了一塊含360畝耕地及200畝宅基地在內的560畝土地。
但如今欽叔他們碰到的問題是,他們無法在當時鎮政府為他們預留的560畝土地上進行耕作。“2002年簽署協議的時候,說是這些地給我們的。但村委及鎮政府在一開始就沒打算把這560畝土地給我們,這塊地在工業園旁邊,他們想把這塊地出讓出去。”西洲村村民權叔對本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560畝土地最終沒能回到村民手中,與之相反,土地落入了西洲村村委成立的一家名為“西定開發中心”的公司手中。2004年,這560畝土地性質再次由集體用地轉化為國有建設用地,用地性質為工業用地。“西定開發中心”為西洲村村委成立的相關公司,其成立之目的即接手560畝土地,并獲得該土地經營權。“西定開發中心”接手該560畝土地后,開始籌劃土地集體用地使用權的土地證落實,2004年,該土地證為廣東省國土廳批復,但隨后西定開發中心并未將手中土地交回給農民,而是著手將土地轉化為國有建設用地。
2010年4月,西洲村委就欽叔等人的上訪材料予以的回復是:土地目前已經辦理好土地使用證,待規劃審批后盡快招商引資,促進西洲村經濟發展,為村民謀福利。
以上對于西洲村村民而言,意味著他們無法獲得任何土地補償,原因是西洲村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將置換回來的耕地再次用于開發,其中土地出讓補償一概省略。“這些全是劉榮照與村委一手策劃的。”有關人士對本報透露。按2002年,新塘鎮與西洲村村民委員會簽署的相關協議,作為甲方的新塘鎮政府的簽約代表為時任新塘鎮鎮長的劉榮照,而代表西洲村簽名的簽約代表為徐偉恩。“簽約時間是2002年1月27日,劉榮照在新塘任職期間,幾乎推動了所有的征地。”上述人士說。
增城的土地,混帳增城
4月18日即有消息稱劉榮照被廣州市紀委帶走。欽叔他們幾乎是第一時間知道這個消息的。“一個增城市任職的領導告訴我們這個消息,他讓我們趕緊上訪。”與欽叔一道上訪的權叔對本報表示。權叔在到達廣東省紀委的時候,廣東省紀委工作人員冒出一句:“增城的土地,混帳增城。”
據透露,廣東省紀委和廣州市紀委從去年就進入增城多方了解有關人士土地違規、收受賄賂等情況。
增城市政府內部人士稱,劉榮照是因為“石灘第一城”而被帶走調查,原因是其在石灘第一城建設過程當中,劉榮照在將工業用地轉化為商業及住宅用地過程中收取了賄賂,數目超過200萬。
有媒體報道,在增城市政府網站,3月17日發布一份名為“推進‘三舊’改造和環境重點整治工程”的資料。資料顯示,“石灘第一城”改造地塊位于石灘鎮中心城區,改造面積約230畝,現主要為工業用地,擬改造為商住綜合小區。這一項目的“責任人”是劉榮照。
劉榮照是增城本地人,1964年生。1996年1月任新塘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其后歷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04年2月任荔城鎮黨委書記,荔城街道黨工委書記。2006年年底,劉榮照在增城市人大常委會任副主任,四年后當選增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負責國土房管、土地儲備開發等相關工作。在多個鎮擔任主要負責人期間,也主要負責土地問題。
隨著劉榮照被調查的消息傳出,增城市多個村鎮的居民都紛紛到廣州市政府、紀委等地方反映情況。
知情人士對本報坦言,劉榮照在新塘鎮任職期間“手段比較強硬”。
如今已建有旺隆熱電廠的地塊,原來是兩間西洲村磚廠的所在地。2002年,時任鎮長的劉榮照親自指揮鉤機清拆磚廠。一名村民當時與磚廠簽訂兩年的承包協議,尚有超過一年時間才到期,磚廠清拆后僅賠給該名村民5萬元。
甚至劉榮照的表親也“幫理不幫親”。“我們有一塊地是種荔枝的,但是劉榮照因基礎設施用地的原因要求拆遷,我們找他都沒用。到現在我的母親依然抱怨他。”劉榮照的表親對本報表示。
土地反腐
幾乎與本報獨家獲悉劉榮照被調查的同時,廣州媒體亦報道花都區區委書記潘瀟因土地問題被調查。未經證實的消息說,與此相關的一批官員也在被調查當中。廣州土地腐敗問題的呈集中整治之勢,而問題的積累已經由來已久。
近年,為突破老城區的發展飽和局面,廣州市提出“南拓、東進、西聯、北優”方針。增城和花都分別是廣州“東進”和“北優”戰略的“橋頭堡”,面臨巨大發展機遇。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增城市農用地面積13568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4.02%;建設用地20249公頃。據悉,增城目前12.54%的土地開發強度,相比廣州和其他珠三角區市,建設用地仍有較大的擴展空間。這種“仍有擴展空間”的土地,對于急促的城鎮化、工業化的地方來說,有一種巨大的吸引力。
在廣東,土地面積僅占全國的1.87%,卻承載著全國1/8的經濟總量,真正稱得上寸金尺土。因此,建設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突出。
廣東省原國土資源廳廳長招玉芳曾指出,廣東省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兩難”問題將更加突出。主要體現在耕地保護任務艱巨、建設用地空間不足、土地利用方式仍相對粗放、國土資源違法違規情況相對嚴重、新的形勢對國土資源管理帶來新的壓力。
不過,在突出的土地問題面前,有關人士因違紀而獲得的刑罰一直被指“過輕”。2008年廣州市先后查處增城市國土局前局長張俊雄、副局長黎榮志非法審批、征用土地,兩者分別涉及約2000畝土地。然而張俊雄為此僅被判濫用職權罪,黎榮志則獲刑3年。輿論質疑,案情重大,問責主體的級別卻過低,量刑也過輕。
一名知情人士對本報說,新塘鎮目前在建設中的或是閑置的,沒有哪塊地的征收手續是經得起推敲的。
今年年初,廣州市政府表達了嚴查增城市土地違規問題的決心。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公開點名增城市及花都區土地違規現象嚴重。
廣州市政府要求按照有關規定啟動問責程序。萬慶良要求,各區(縣級市)政府是查處違法用地的責任主體,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他表示,要認清當前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剛性執法、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違法用地行為。他說:“違法用地不僅蠶食農田,而且低效、分散、無序,浪費土地資源,嚴重影響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影響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嚴重影響廣州形象。要以鐵腕措施整治違法用地,重拳打擊,絕不手軟,堅決剎住歪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