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富豪海外投資為何遭遇仇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個經濟處于上升階段的國家在輸出資本時,掘金海外的投資者總是最先被圍攻,人們對帶著滿滿金錢和欲望的暴發戶總是缺乏好感。

中國房地產投資者黃怒波擬在冰島東北部買下300平方公里的未開發土地,用于開發一個1億美元的旅游項目——建造生態旅游度假酒店和高爾夫球場。不過,由于這宗土地交易涉及外國人買地行為和一小部分土地的政府所有權,所以按照該國法律,還需要冰島政府的批準。

媒體人士邱林9月1日刊發博客文章稱,其實這兩年,中國富豪在國外買地買房的新聞屢見不鮮,但是像黃怒波這樣的開發商,用1億美元買下對方0.3%的國土面積這樣震撼性的消息,還是不多見的。因此,此事一經披露,立即就引起中外媒體的關注。而許多西方媒體則質疑中國富豪為什么需要這么大一塊地——相當于冰島國土總面積的約0.3%——來建造旅游度假酒店和高爾夫球場?

英國《金融時報》甚至把這宗土地交易提到了中國與歐洲的政治高度來研判。該報認為,人口僅32萬的冰島,占據著歐洲與北美之間一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位置,這筆交易可能會讓中國在冰島獲得戰略立足點,便于讓中國進入當地深水港。因此,隱隱透露著中國對大西洋島國和北約成員國的地緣政治考慮。


本來是一宗土地交易,由于媒體的介入,冰島政府是否同意成交,現在還很難下結論。但英國媒體把中國富人購買冰島土地,與中國要在該國建立一個橋頭堡的地緣政治相聯系似乎有些牽強。而事實是,隨著國內土地價格逐漸飆升,限制房地產發展的政策層出不窮,導致房地產商或富豪,紛紛把目光投向海外。因此,歐美、東亞或澳洲的房地產市場逐漸成為中國富豪的新投資地,黃怒波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當然,一個重要的前提是,由于海外的大部分房地產市場,相關權利受到較為完善的法律保護,以及長期投資價值的存在,因而受到中國富豪的投資青睞。此外,由于歐洲部分國家經濟仍沒有擺脫金融危機的困擾,房地產不景氣,在全球投資者都缺錢的情況下,中國富豪介入歐洲國家的房地產也是一種必然趨勢。

不過,中國富豪投資歐洲國家的房地產,并沒有贏得他們多少喝彩聲,相反還引起不少質疑聲,甚至對中國富豪產生“仇富”心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究其原因,是一個經濟處于上升階段的國家在輸出資本時,掘金海外的投資者總是最先被圍攻,人們對帶著滿滿金錢和欲望的暴發戶總是缺乏好感。

人們注意到,中國富豪近年來在海外買地買房常被外國媒體形容為“如狼似虎”,從以下報道可見一斑。美國《華盛頓郵報》今年早些時候刊載過一位中國富人在美國掃房的新聞,該報道稱:“中國買家花4.8億美元在美國買了約8000套公寓”。據了解,一位姓劉的先生用4.8億美元左右在美國買了約8000套公寓,從一個無名之輩一舉成為美國租住公寓樓的最大買家之一。

這些描寫并沒有虛構。這讓我們想起當年的日本人在美國消費的情形。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富豪有錢后,自以為“世界第一”,跑到美國去大買房地產、大買奢侈品,出手闊綽,來勢兇猛。美國人驚呼:日本要買下美國。結果呢,歷史又顛倒過來了。美國人憑借經濟實力的增長,讓不少日本人把買下的房子乖乖吐出來了。30年過去了,現在幾乎聽不見日本人吵吵著上美國買房子。

也許中國人今天替代了日本人昨天的角色,不過,給人感覺口氣比日本人更大。像黃怒波這樣一擲千金,要買占冰島國土0.3%的土地,也許還會不斷涌現。“任何崛起的經濟大國最終都要試圖塑造其所處的時代。”英國《經濟學家》雜志一位副主編在其博客中寫道,“中國富人似乎沒想扮演別人給他們規劃的時代角色。”

但是,中國富豪并沒有想得這么多,當他們手頭有了幾個錢后,似乎什么都想得到。前兩年甚至出現了一個笑話,有的中國人花大筆錢,去買美國人出售的月亮土地,但最后才發現是一個騙局。不可否定,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富豪這個群體正在改變全球財富的分布格局。這當中,既有國外艷羨的目光,但也會有“仇富”的心態。由于部分中國富豪的財富來得太快也太集中,加之部分人的致富方式又很“神秘”,國外對中國富豪的“仇富”將會愈來愈激烈。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