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發"不招市場待見 復牌交易一跌了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市場低迷之際推再融資方案,通常不為市場所接受。昨日,青海明膠、大橡塑推出增發方案之后,市場均以大跌相迎。
據大橡塑的增發方案,公司控股股東大連國投集團作為唯一發行對象,擬以9.64元/股的價格,投入近3億元現金認購公司股份。募投項目主要用于公司現有產品的產能提升。大股東拿出真金白銀全包增發股份,在A股市場算是“慷慨之舉”。不僅如此,募投項目所做的利潤方案也可圈可點:項目達產后年新增銷售額13.01億元,年新增利潤總額1.5億元。這對于多年來徘徊于虧損邊緣的大橡塑來說,如果該項目達到預期效果,公司主營業務無疑將發生深刻的改變。不過,這份不錯的再融資方案披露后,大橡塑復牌仍遭遇大跌,最終以大跌6.43%收盤。
無獨有偶。青海明膠昨日披露增發預案后,復牌即遭遇一字跌停。其增發預案顯示,募集資金不超過4億元,用于收購宏升膠原蛋白腸衣公司98%股權后再增資,并用于建設年產4億米膠原蛋白腸衣生產線技改項目。公司稱,此舉意在將明膠產業進一步延伸到膠原蛋白腸衣產業,為公司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各股東還承諾宏升公司2011年和2012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合計數不低于1800萬元。對比2009年虧損2081萬元、2010年靠政府補貼勉強盈利,1800萬元的保底利潤對青海明膠來說,算是不小的進步。
分析人士指出, 近一個多月以來,大盤持續下挫,“停牌、復牌、補跌”似乎已經成為再融資公司遭遇的三部曲。短期來看,補跌尚屬正常。但從更長的時間來看,還是應回歸到公司基本面。
該人士進一步分析稱,大橡塑的產品主要分為橡膠機械和塑料機械兩大類,技術含量并不算高,毛利水平也一般,且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已經較高,再提升的空間有限,募投項目吸引力不夠。而且,此次募投項目需要資金9.25億元,有6個多億的缺口需要公司自籌,公司后續面臨的資金壓力較大。而對于青海明膠來說,公司現有產品技術門檻不高導致市場競爭激烈,膠原蛋白腸衣產業雖能增加新的利潤點,但1800萬元的利潤方案對于擁有超過4億股份的青海明膠來說,仍是杯水車薪,業績改善仍不突出。
有意思的是,與青海明膠、大橡塑因推出增發方案而大跌不同,恒星科技昨日以大跌收場,卻是因為增發股票申請未獲證監會審核通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