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雙匯集團稱4月底恢復正常銷售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雙匯在此次瘦肉精事件后,將繼續進行產能擴張。雙匯集團總經理游牧還稱,有信心于4月底實現肉制品銷售的基本恢復。

據中國證券報4月1日報道,“雙匯集團十二五計劃投資200億元進行全國的產能擴張,目前還沒有修改這一計劃的想法。此次瘦肉精事件后,我們可能會對計劃做些微調,但調整幅度不會太大。事件后雙匯將認真整改,整改后發展不會減速。”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在3月31日召開的雙匯萬人職工大會上做出如上表示。雙匯集團總經理游牧還稱,有信心于4月底實現肉制品銷售的基本恢復。

計劃4月底恢復正常銷售

萬隆表示:“除了上市公司市值蒸發103億元之外,3月15日至今,事件影響雙匯銷售超過15億元;濟源雙匯處理肉制品和鮮凍品直接損失預計3000多萬元;‘瘦肉精’檢測改為逐頭檢驗后,全年預計增加檢測費用3個多億;雙匯的品牌美譽度受到巨大傷害,損失難以估量。”


在總結教訓的同時,雙匯集團對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啟動也制定了一個階段性的計劃。根據計劃,屠宰業在4月15日要達到1400噸/天以上,4月底要達到1500噸/天以上;肉制品業4月15日要達到3500噸/天以上;4月底要達到5000噸/天以上。

雙匯集團總經理游牧表示,按照公司原定計劃,3、4月肉制品每天的銷售計劃應該在5000-6000噸左右。“此前會議上也提到3月底肉制品要恢復至2000噸。根據統計,昨天(3月30日)雙匯全國肉制品的銷售已經達到了2500噸,因此我們對于4月底肉制品銷售基本恢復正常有信心。”

游牧表示,截至3月30日,全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深圳等60多個地市相繼公布了雙匯產品抽檢合格的報告。為此,屠宰業、肉制品業要加快產品重新上柜、上架,盡快恢復產品陳列,積極擴大銷售。另外,鮮凍品暫時關停的特約店,各地經銷商要積極協調終端店主盡快開門營業。

重組方案調整存疑

因瘦肉精事件影響,3月15日雙匯發展(000895)股票跌停,市值蒸發103億元,目前公司尚在停牌中。

雙匯發展董事長張俊杰表示,公司的復牌事宜目前正在準備當中,整體上市也正在進行中。但對于重組方案會否調整、雙匯今年業績是否會受影響等問題,張俊杰并未作出明確回答,僅表明“非常有信心保持未來公司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

在場的一位鼎暉投資的人士表示,鼎暉從2006年開始同雙匯集團合作,一直對雙匯管理團隊非常認可,“這次瘦肉精危機會是雙匯集團發展歷史上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下一步相信雙匯的長期價值會讓大家再次看到雙匯管理團隊的能力和價值。”

目前,鼎暉仍是雙匯發展的實際控制人,不過,根據雙匯的重組方案,重組后,鼎暉將持有雙匯國際、羅特克斯33.7%的股份,從而成為繼雙匯員工持股的興泰集團之后的雙匯發展第二大股東。

向上游擴張養殖業

對于未來發展,雙匯方面表示,除了采購重點要向規模化養殖場轉移之外,雙匯集團將加快養殖業發展,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提高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控制力,確保產品安全。

雙匯計劃“屠宰加工廠建到哪里,養殖場就跟到哪里”,圍繞工廠配套建設年出欄50萬頭的養殖基地,并配套建設年產2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實現對上游生豬資源的安全控制。

萬隆指出,目前公司養殖業占屠宰加工量的比重不大,今年公司計劃屠宰生豬1900萬頭,養殖業只有30多萬頭,且側重于種豬,目前種豬的出欄量可以配套1000萬頭的商品豬,公司從種豬開始往商品豬延伸做大規模養殖。

“下一步要加快養殖業發展,因為投入較大,不可能和屠宰業完全配套。未來全國發展的屠宰廠是150萬頭/年,計劃配建50萬頭,最多不超過100萬頭的養殖場,做到相對配套,大體上要養殖業、飼料業、屠宰業、肉制品加工業上下游產業鏈一起發展、適度結合。”

不過,萬隆也坦誠,養殖業存在很多難點,比如征地困難、投入高、防疫難等。未來公司增加的養殖成本會通過一些手段來化解,公司養殖并不要求高利潤,發展養殖業的關鍵點在于安全和上規模。

根據估算,雙匯集團今后將長期堅持生豬逐頭檢驗的標準,預計今年的檢驗費將增加3億元。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