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爾雅股權轉讓變故 華夏基金已出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9-01 14:23
近日,一直以重組題材而為市場所熱捧的美爾雅(600107)股價出現放量大跌,而潛伏在該股的華夏系基金的大量減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此,市場上有傳聞稱,華夏系基金選擇在這個時點出逃,是由于美爾雅方面股權轉讓出現了重大變故。記者隨后向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意向受讓方資格正在審核中,股權轉讓尚無明確結果。
華夏系基金重倉潛伏
據美爾雅已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前十大股東中,共計六個機構席位。王亞偉掌舵的華夏大盤、華夏策略率領另兩只華夏系基金占了六席中的四席,包攬了期末機構持股量的七成有余。事實上,早在去年四季度,華夏大盤就以250萬股新進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榜。除華夏大盤外,另三只基金均系二季度大量買入。由于美爾雅6月29日才宣布大股東股權掛牌出讓的重要信息,這意味著上述機構在該消息正式宣布前便已潛入。
中報顯示,期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機構持股總計約3360萬股,較之一季度末7家機構總計持股2130萬股增加了1230萬股。其中,華夏大盤持股由一季度的250萬股一舉上升至1050萬股,成為僅次于美爾雅集團的第二大流通股股東;華夏盛世緊隨其后,以741.55萬股位列第三,而華夏紅利(愛基,凈值,資訊)、華夏策略則分別以420萬股和350.74萬股分列第七和第九位,而且這三只基金均系二季度新進上榜。由此,華夏系四基金總共持股2562萬股,占6家機構持股量的76%。
然而,正當投資者因華夏系集體進駐而跟進的同時,美爾雅股價卻迎來了大跌。8月26日,該股遭遇放量大跌。跌幅達7.66%,最低至14.30元,全天成交量額高達5億元。而到了本周一,下跌的勢頭并未緩解,全天走勢低開低走,跌幅同樣高達7.48,成交量小幅下降到4.4億元。
據26日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已開始瘋狂出逃,其中賣出前5席共賣出美爾雅1.68億元。兩家機構投資者位列第一和第二席位,二者分別賣出該股9475萬元和2174萬元,合計賣出1.16億元。
深圳哲令投資高級研究員馬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若以當天美爾雅均價15元/股來計算,兩機構分別賣出629萬股和144萬股。而在其十大流通股東之中僅有華夏大盤和華夏盛世兩家機構持股數超過629萬股,由此基本可以肯定,華夏系基金參與了此次的拋售。
尚不能斷定基金集體出逃
華夏基金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點撤離?有觀點猜測,有可能是美爾雅此前的股權轉讓遇到了變故,華夏系基金的舉動是聞風而逃。
對此,記者打電話向美爾雅掛牌交易的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進行了求證。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受讓方資格正在審核中,最終結果尚未公示。
五礦證券張志海認為,在目前美爾雅的股權轉讓事宜上,當地政府必然會大開綠燈,以促進當地優勢資源的借殼上市。從這個層面上看,市場上傳言的所謂股權轉讓出現障礙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此外,美爾雅集團79.94%股權掛牌底價為2.13億元。而美爾雅集團目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7298萬股,以6月29日收盤價14.76元折算,這部分持股市值約為10.77億。這樣的低價轉讓,出現股權流拍的可能性近乎零。
華銀精治張廣欣認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尚不能斷定是華夏基金的集體出逃,更大的可能是對高倉位的調整。從去年四季度華夏大盤進駐該股至今已有一年時間,操作上了結獲利盤,降低倉位也很合理。不過,目前機構的籌碼峰值集中在12到13元之間,在這個價位上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而馬驥表示,從1月底至6月末,該股一直處于上漲通道,并抵抗住了4月中旬大盤的下跌,表現出了很強的抗跌的能力。因此,近期股價的走勢除了機構出貨的因素外,還有可能是來自于技術補跌的壓力。
(深圳商報)
(王軍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