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顧和財富管理加速經紀業務轉型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進入2012年,券商仍無法回避經紀業務轉型路上的諸多問題,比如投顧業務短期內無法實現創收,財富管理中心急需在產品和模式上實現突破和創新。不過業內人士仍堅信,投顧和財富管理代表了經紀業務未來的方向,仍將是2012年經紀業務轉型的重頭戲。
目前,券商投顧業務運作大都停留在提高交易傭金的間接收費上。盡管2011年下半年起,部分券商嘗試投資顧問咨詢收費,試圖借投顧之力讓經紀業務從間接收費走向直接收費模式,但這些嘗試目前也僅在小范圍內試行,尚有許多細節需要完善,盈利還只是將來時。
“在目前人才存有巨大缺口、運作模式尚待完善的背景下,投顧業務要談創收似乎言之過早。”某上市券商首席投顧表示。
盡管2011年股市持續低迷給了券商投顧業務當頭一棒,投顧業務較少的收益與不菲的成本投入之間形成了鮮明對比,但券商業內卻并未因此改變對投顧業務的樂觀預期,他們認為投顧業務代表了券商經紀業務未來的轉型方向。
開弓沒有回頭箭,未來券商對投顧業務的探索不會停止,投顧業務模式也將通過不斷修正而更加貼近市場。
“未來投顧市場也將進行細分。例如,就普通投資者而言,券商投顧服務可通過為其配置一定比例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實現其資產的保值增值;而對于機構投資者,券商投顧服務則可傾向于全業務鏈條的發展。”華泰證券經紀業務相關人士表示。
2011年,國內券商紛紛開始進軍財富管理市場。比如,廣發證券、東吳證券等券商相繼成立財富管理中心,也有一些券商將過去掛靠在經紀業務零售部門下的財富管理中心升級為一級部門。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運作,券商對處于雛形階段的財富管理業務定位仍存在一定的爭議。業內人士指出,單一依賴二級市場是目前券商財富管理業務普遍存在的誤區,2012年券商的財富管理業務急需在產品線和現有業務模式上實現突破和創新。
“目前券商可代銷的理財產品仍然十分有限。”上海某大型券商零售業務負責人表示。據了解,目前券商代銷的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產品等理財產品基本上是圍繞股票投資,這就意味著無論為投資者做何種資產配置,都無法有效避免或降低二級市場的投資風險。
此外,高凈值客戶群體在券商中甚為稀有,更多則是潛伏于在財富管理市場中占絕對領先地位的銀行中,這也成為制約券商理財規模的另一重要因素。
目前,國內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呈現逐年遞增趨勢,據貝恩咨詢預測,2011年國內高凈值人群將達到59萬人。與此同時,中登公司最新數據則顯示,目前國內參與A股市場資產量在10萬以下的投資者占比高達85%。
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獲知,大部分券商財富管理中心的核心工作目前多停留在根據客戶資產規模和風險承受度推銷各類理財產品上。“實際上,投資只是財富管理中的一小部分內容,參照國外成熟市場,投資者的養老計劃、子女教育等也是財富管理的服務范疇。”廣發證券經紀業務相關人士表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