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開刀嗎?淺談複雜性心導管(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4-04 13:30
文/蔡瑞鵬(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多樣化的診斷治療方式
- 壓力型導線:直接測量冠狀動脈內因阻塞而造成壓力降低,在一定的條件之下,若相較於主動脈壓力比值小於0.75則顯示其阻塞十分有意義。可以指引及監測介入性治療適當與否。
- 血管內超音波:直接觀測血管內部形態,可以對介入性治療提供許多有用的資訊。
- 多孔過濾導線:可以防止血栓掉入血流末端,減少介入性治療風險。
還有各式各樣的金屬導線,血栓抽吸管,氣球擴張導管,內附刀片式氣球擴張導管,冠狀動脈鑽石刀研磨器械等等。當然還有最為民眾所熟知的血管內支架。
治療冠狀動脈阻塞引起的心臟病前,應接受詳細診斷,並與醫師充分溝通。
何時該放血管內支架
一般經由氣球擴張術後,血管會有嚴重程度不等的裂傷,或者血管會因為彈性而有回縮的現象,為了解決此一問題,可以置放血管內支架。但是血管受傷後會有修復機制,面對此一外來物(血管內支架),亦會內皮增生將其覆蓋,此即造成再阻塞的原因。在血管內支架塗層抑制細胞生長的藥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再阻塞的原因,卻也可能因為內皮覆蓋不完整,增加血管內血栓的風險。
藥物塗層支架比較好?
由於藥物塗層支架再狹窄的機率比一般金屬支架要來的小,因此被用來治療許多較為複雜的病灶。為了減少血管內血栓的風險,必須給予雙重抗血小板治療,也就是並用阿斯匹靈(Aspirin)和保栓通(Plavix)。一般金屬支架應至少併用一個月,藥物塗層支架如果沒有出血的風險的話,建議最好合併使用一年。
目前由於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的進步,在心導管手術放完支架後一個月內出現亞急性栓塞的機率約為1%,晚期栓塞(>一個月後)的情形在藥物塗層支架較一般金屬支架而言略有所見,不過也都小於0.3 %。但是心導管手術後發生支架內栓塞是十分危險的,死亡率可以高達30%。
有一些會提高發生支架內栓塞的危險因子,包括病人本身的因素(如糖尿病,心臟功能不佳,腎臟衰竭或年紀較大等)以及血管病灶較為困難與複雜(如分岔或開口處,或是血管病灶較長,口徑較小,彎曲度較高及嚴重鈣化等)之外,最最重要的就是過早停用抗血小板治療(不論是阿斯匹靈或是保栓通)。當抗血小板治療提早停用時,會額外增加超過20%以上的風險。所以若是無法服用一年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使用藥物塗層支架也就未蒙其利卻先受其害。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