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或貶:亞洲貨幣進退維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黯淡,而國內通脹居高不下,升值還是貶值,目前亞洲國家的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境地。
雖然日本正積極尋求措施遏制日圓升值——在12月底引發美國的指責,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11年收官階段創下新高。這兩種貨幣在2011年兌美元均升值大約5%。
這種截然不同的舉動顯示出亞洲貨幣在努力消除匯率波動過程中面臨的兩難境地。如果貨幣過于強勁,出口價格就更加昂貴;如果過于疲軟,又面臨輸入型通脹和國內購買力減弱。
新加坡和韓國就是通脹之高可以超出預料的兩個實例,雖然全球需求使出口和增長受到限制。新元和韓圓在2011年兌美元均出現下跌。
對日本來說,近20年一直在與通縮作斗爭,價格上漲將是受歡迎的。為了遏制日圓升值,日本政府在2011年對匯市實施了3次干預,其中一次是在3月地震和海嘯之后與G7聯合實施。
讓華盛頓憤怒的是日本的單方面干預。美國財政部12月27日在向國會提交的全球貨幣報告中指出,美國“不支持這些干預”,稱日本最好是采取措施提高國內經濟活力。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經濟學家黃育川(Yukon Huang)說:“美國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們的復蘇取決于美國不能太強勁。他們擔心出現全球性的貨幣貶值行為。”
該報告中對日本的指責或許也是在給中國傳遞一個信息。
如果美國財政部判斷某國通過操縱匯率獲得貿易優勢,它將呼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施壓進行重新平衡。
美國一些立法者、企業和工會希望華盛頓給中國提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但是美財政部在最新報告中再次拒絕這一做法。但是報告在指責日本時曾兩次提及中國。
雖然匯率報告中可能存在政治成分,但最近人民幣的表現使美國暫時住口。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聲稱,人民幣升值符合中國的最佳利益,因為那可以幫助緩和通脹壓力并提升國內購買力。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對匯率實施的是設定中間值,允許在一定區間波動的政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12月上半月幾乎天天接近跌停,這反映出由于出口放緩和房地產市場降溫,市場對中國經濟存在擔心。
據交易商分析,中國人民銀行在12月16日和30日對市場進行了干預,推動人民幣升值。即使中國出口在過去6個月出現降溫,并且可能在2012年繼續放緩,但人民幣兌美元在2011年仍升值4.7%。
人民幣的表現使美國無法再指責中國人為壓低匯率,獲取貿易優勢。
為何現在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有利?它可以幫助消除與美國的緊張政治關系,同時可以緩和輸入型通脹。
自7月份觸及6.5%的紀錄新高之后,中國的年化通脹率已經大幅回落,但仍超過政府4%的目標值。
及時世界經濟前景黯淡,但油價仍在100美元/桶左右,對全球復蘇構成威脅。這使得亞洲的貨幣政策更加復雜化。
除了人民幣和日圓,多數亞洲貨幣在2011年出現貶值。韓國、印尼和印度曾試圖采取措施遏制匯率波動,但整個亞洲地區似乎樂意看到貨幣逐步貶值。
這種情況在2012年可能出現變化。
新加坡11月年化通脹率意外突升至5.7%。主要依靠貿易的新加坡將匯率作為主要政策工具,并且已經放慢升值速度,以便對增長提供支持。但這使其對輸入型通脹更加敏感。
韓國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制造業活動指數已經跌至近3年最低,而通脹仍超過央行目標值。韓國央行12月26日當周曾表示,抗擊通脹仍將是2012年的重中之重。
這說明首爾可能會重新考慮允許韓圓貶值的做法。
(陳紹國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