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英國脫歐談判變數叢生 倫敦金融城命運未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4 18:02


金融服務業是英國第一大支柱產業,倫敦金融城的地位因此不容低估。但英國脫歐談判的種種不確定性,卻讓其前途變數叢生。

 


特里薩· 梅(Theresa May)曾在倫敦金融城(the City of London)工作過二十年——最初為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的基層職員,之後在現已解散的支付清算服務協會(Association for Payment Services)擔任中層職位——她或許從未想到過有一天自己會面臨目前的困難局面。

作為英國的新一任首相,梅肩負着令人生畏的艱巨使命:進行英國脫離歐盟的談判,在此過程中保護英國的核心利益。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倫敦金融城作為金融服務中心以及英國第一大產業的支柱的地位——金融服務業在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比重高達10%。倫敦金融城可能面臨三種不同的未來圖景,而這取決於梅的脫歐談判有多成功。

未來圖景一:加強版的新加坡

英國脫歐或許能夠打開機遇窗口,最大程度強化倫敦作為監管相對寬松的離岸金融中心的地位,發展人民幣交易、私人銀行或者金融科技等領域的業務,充分利用倫敦處在上海和紐約之間的時區優勢。

如果倫敦失去了歐洲市場門戶的地位,那麼倫敦金融城或可嘗試模仿新加坡等地區的模式——新加坡憑借柔性監管以及優惠的稅收制度得以從亞洲強國吸引業務。雖然規模較小,這個一城之國仍被咨詢機構Z/Yen評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位列倫敦和紐約之後。

英國可以轉型為某種加強版的新加坡,「如果離岸業務能夠添補某些歐洲業務撤離英國所留下的空白的話,」一家大型銀行負責政府事務的常務董事表示。

英國作為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地位不斷增強,今年4月還取代了新加坡,成為排在香港之後的第二大人民幣清算中心。

瑞士銀行家協會建議,瑞士、倫敦、香港和新加坡可以組成「F4」聯盟,以匯聚創意和資源,協調聯盟各方在全球金融監管以及歐盟市場准入方面的立場。

一旦脫離了歐盟,倫敦金融城或許可以停止執行自己最不喜歡的部分歐盟監管法規,例如對銀行家獎金的限制。但批評者們指出,在放松監管的同時維持使英國能夠繼續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同等監管標准」將會頗為棘手。

科技公司DueDil的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達米安· 基梅爾曼(Damian Kimmelman)表示,英國脫歐為推動倫敦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這個行業可以借此契機運用區塊鏈等技術重新設計整個基礎架構,以強化英國作為「世界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

未來圖景二:產業急劇萎縮

倫敦金融城可能遭遇的最大打擊是,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可能會失去在倫敦向其他歐盟市場提供服務以及募集資金所需的關鍵「通行證」。

巴黎、法蘭克福、都柏林等城市都已經鋪好了紅毯,准備迎接從倫敦遷來的銀行,距離更遠的新加坡、紐約、迪拜等城市也可能參與角逐。

英國財政部今年的一項分析顯示,脫歐公投最多可能導致英國金融行業損失28.5萬個就業崗位。令人擔憂的是,如果銀行撤出倫敦,與銀行合作的專業服務公司可能也會逐漸跟隨銀行離開。

這種狀況可能會因外國直接投資的匱乏以及英國經濟形勢的艱難而加劇。

一位銀行高管表示:「前景暗淡,我們將陷入衰退,這是毫無疑問的。五年後倫敦金融城或許會找到一條復興之路,但將遠遠不如本來可以達到的水平。」

有關移民的政治運動——移民是6月脫歐公投中最為敏感的話題之一——可能導致倫敦金融城中外國員工的地位更弱。最新人口調查顯示,在倫敦金融城的36萬名員工中,有近11%來自歐盟其他成員國。

    倫敦作為全球歐元交易主要市場所在地的地位——該市場目前每日交易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可能會因為之前歐盟將更多此類業務轉移至歐元區的嘗試而受到更大的壓力。

    其他國家也在密切關注倫敦金融城與歐盟的關系,特別是中國,中資銀行不久前選擇了倫敦作為他們在歐洲開展金融業務的大本營。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Mark Boleat)表示,英國脫歐「對於我們與中國的關系沒有幫助」。

未來圖景三:倫敦重要性減弱

    在英國能夠創造出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某種路徑的情況下,倫敦可以保持幾乎和以前一樣的狀態。

    其中的關鍵在於「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法規II」(Mifid 2),該規則允許其他具有「同等」監管標准的國家在交易等領域進入歐盟全境開展業務。

    銀行將把大量核心業務繼續留在倫敦。問題將變成銀行把招募新員工的名額放在哪里,而不是將現有的員工遷移到哪里。
法國精品投行Tikehau的董事會主席列文勛爵(Lord Levene)表示:「人們希望在倫敦工作和生活。其余的大抵無關緊要。」Tikehau不久前遷至倫敦。

    同樣,資產管理公司很可能也會將總部繼續留在倫敦。但其中很多已經擁有了設在盧森堡以及都柏林的基金,有能力將更多的業務轉移至這些金融中心,並將以歐元計值的業務安排在歐盟境內。

    歐元交易業務也可以繼續留在倫敦。倫敦清算所(LCH.Clearnet)前首席執行官羅傑•里德爾(Roger Liddell)表示:「如果將資產組合按照幣種分割開來,將會導致大量的低效率操作以及更大的風險。」

專業金融服務公司畢馬威(KPMG)負責英國脫歐業務的主管凱倫•布里格斯(Karen Briggs)補充稱:「有多個方面的因素使我們可以遠離英國脫歐以後的末日圖景:英國的基礎設施、備受信賴的司法系統以及強大的資源和人才儲備……在倫敦和在英國工作仍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文章來源:FT中文網)

    羅格•布里茨(Roger Blitz)補充報道

    譯者/鄧影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