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FT:若中印合作 未來十年可能屬於中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2 10:14


把名人夫婦的名字合在一起讀的習慣興起於21世紀初,所以我們有了Bennifer、Brangelina以及Tomkat。國家也未能倖免。而就像一對名人夫婦那樣,曾被譽為“中印度”(Chindia)的中國和印度兩國也已各走各的路了。一般認為,“離婚”對中國更有利,因為中國經濟正在實現自己的潛力,而印度卻在掙扎。

但數據卻告訴我們一個不同的故事。彭博社(Bloomberg)的數據顯示,2004年之后的10年間,印度經濟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實現了年均14%的增長,而中國僅達到12%。同期,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印度指數的總回報率達237%,而中國指數僅實現了154%的總回報率。


印度仍然具有優勢。印度經濟在更大程度上由消費者驅動——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表明,在印度,消費占國民生總值(GDP)的比例超過70%,而中國還不到50%。所以,印度不太可能遭受如今困擾中國的固定資投資過多的后遺症。而且,印度的年輕人口也不像中國那麼快老齡化:印度低於15歲的人口數量接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中國,這一數字只有五分之一。裏昂證券(CLSA)估計,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2010年起已開始下降。印度的勞動人口比例仍在上升,到2030年應該超過中國。

中國和印度也有共同點。兩國都以懶散的公共部門占主導為特色。大銀行對中小企業的忽視阻礙兩國經濟。而兩國都在推動各自的銀行業為經濟小微端服務——印度通過開立農村賬戶,中國則向民營銀行發放牌照。印度力求發展新的製造業,這讓人想起了中國上一個五年計劃,后者專注於幾個關鍵行業,以求推動經濟再平衡。

如果Chindia攜手卷土重來,也許下一個10年屬於中國。

(來源:FT中文網 Lex專欄是由FT評論員聯合撰寫的短評,對全球經濟與商業進行精闢分析 譯者/陳隆祥)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