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官方民間PMI數據背道而馳暗藏宏觀政策玄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2 14:40


有評論指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七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跌破五十的盛衰分界,顯示內地制造業再陷收縮。不過,隨後公布的非官方財新制造業PMI卻結束十六個月收縮,重現擴張,與官方數據背馳。同時,官方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不但持續擴張,還連升兩個月至今年高位。三項數據其實並無矛盾,正好突顯市場結構不平衡,綜合觀察可管窺當前經濟全貌。在數據公布後,內地股市及人民幣匯率顯著波動,更暗藏未來宏觀政策走向的玄機。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官方七月制造業PMI為四十九點九,雖然是五個月以來首度收縮,但幅度輕微,而且其中大型企業實際仍在加速擴張,形勢尚好;相反,中小企業指數則加速下滑,這才是經營環境惡化的重災區。那麼以中小型制造企業為主的財新PMI,為何與官方數據不一致呢?市場普遍認為非官方指數的訪問對象集中東部沿海地區,官方指數則覆蓋全國,由此或可推論,以國有為主的大企業境況最好,經濟不景的苦果主要由非沿海地區的中小企業承受。


另一方面,官方非制造業指數報喜,高見五十三點九,實情亦非一面倒向好。按行業分類,在服務業商務活動中,同樣是以國有及大企業為主的鐵路、航空、電訊、電視、互聯網訊息、金融及資本市場服務等保持擴張;至於道路運輸、餐飲、保險、房地產、居民服務及維修服務等,則處於收縮狀態。同樣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因此,市場對於三項數據存有不同看法,有分析指經濟已呈現企穩跡象,而且制造業輕微收縮亦與異常天氣有關,毋須過慮;不過,亦有意見認為制造業及服務業的中小企業處境艱難,由於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必須加大寬松政策。

其實,無論外界怎樣看待三項指數,也不及「權威言論」說了算。官媒早前連續發表了八篇評論,對經濟形勢的分析與當前所見相當一致,反映制造業及服務業的表現未超出預期,不用大驚小怪。例如,制造業PMI顯示地區及行業表現分化,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擴張較快,正是官媒所說處於新舊發展動力轉換的過程,大家需要忍耐。又例如,服務業擴張力度比制造業強,體現了官媒說經濟結構正在轉型,服務業已成為第一大產業,是未來經濟增長動力。換言之,當前的經濟表現完全是宏觀政策引導的成果。

所以市場一直期盼人民銀行盡快減息降准穩增長,然而即使表面理據充分,相信亦非當局當前的優先考慮。況且,由於經濟沒有偏離劇本,實在沒必要急急改戲碼,只須依足上周政治局會議公布的戲匭辦事;即是除了堅持供給側改革及落實「三去一降一補」等一貫方針之外,還須「抑制資產泡沫」。這顯然是要加大力度逼市場資金「脫虛入實」,從而免卻減息降准。

中國的資產泡沫向來離不開樓市與股市,每逢中央放松銀根以支援實體經濟,來自信貸擴張的錢總愛涌往樓市,刺激樓價猛漲,並助長房企搶購地王,屢遏不止,好像昨天公布的百城樓價便連升十二個月,按月及按年漲幅均擴大,相信中央必會致力遏抑,就算拖慢投資增長也在所不惜。至於股市,現在與去年股災前水平相比,風險無疑降低不少,但中央領導人似乎仍然難以容忍民眾把錢用來炒股而非投入實體經濟,預料收緊監管陸續有來,昨天內地股市突然急跌,已然響起警號。

如要把投機資金大規模趕出股樓,對PMI將有負面影響,制造業中不少行業與房地產息息相關自不待言;在服務業中,牽連金融股市及房地產的行業亦為數不少,當局甘冒此風險,相信是對於其他行業可填補「短板」不乏信心。問題是資金在「脫虛」之後,未必甘心「入實」,並投向「比較薄弱的領域」;與其跟陷入收縮的企業為伍,不如像其他已走出去的民資一樣把資金拿到海外。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穩定人民幣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