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揭秘中國第一豪宅「水晶宮」的前世今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2 10:20


水晶宮,一個象征着繁華光明的名字,從1851年首次面世的大英帝國萬國博覽會展覽館,到傳承「玻璃與鋼鐵」建造理念的世界級頂豪海德公園一號,再到2016年中國第一個國際都會中心湖岸水晶宮入市,水晶宮從來都是中西方最美好的向往。不同的人物、場景和事件在水晶宮更迭變幻,不變的是每個水晶宮都帶有繁榮光明的意味。它像大國崛起的烙印,見證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傳承,最終織成一幅浩瀚璀璨的文明雲圖。

    NO. 1 


帝國崛起 倫敦水晶宮的神秘歷史

1851年5月1日,來自世界二十多個國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匯集在英國倫敦一座被稱為「水晶宮」的穹頂下。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聚會,人們相聚目的是為了展示人類進步和繁榮,這次盛會的准確名稱是——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大博覽會,它的英文名稱是「The 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水晶宮」是一座展覽館,專為1851年倫敦第一屆世界工業產品大博覽會而設計建造。「水晶宮」位於倫敦海德公園內,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建築面積約7.4萬平方米,寬408英尺(約124.4米),長1851英尺(約564米),共5垮,高三層,由英國園藝師J·帕克斯頓按照當時建造的植物園溫室和鐵路站棚的方式設計,大部分為鐵結構,外牆和屋面均為玻璃,整個建築通體透明,寬敞明亮,故被譽為「水晶宮」。

倫敦水晶宮不僅是容納首屆世博會的展示空間,更是首屆世博會最輝煌的展品。從這方面講,倫敦水晶宮的建立,正處於英國最強盛的「日不落帝國」時期,它是英國繁榮富強時代的證明。

1837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即位時,英國已經完成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英國在全世界的殖民體系形成。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英國的經濟迅速成長,不斷繁榮強大。為了展示英國的昌盛和強大,女王下令建造水晶宮召開萬國博覽會,成為當時的舉世盛事。有人對此稱贊說:「世界歷史從未目睹過像1851年的世界各國工業大展覽這樣的盛事。一個偉大的國家正在邀請所有的文明國家來參加一次盛會,比較和學習人類智慧的結晶。」

1936年11月30日,一場災難襲擊了這個美麗的宮殿,幾個小時內,火焰吞噬了偉大的大英帝國豎立的種種,以及無數人對水晶宮的夢想。由於當時的英國面臨美國崛起和歐洲二戰的陰影,溫斯頓·丘吉爾從英國下議院打道回府途中表示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終點。」

NO. 2

海德公園一號 水晶宮的夢想延續

盡管倫敦水晶宮作為一幢建築,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但它卻以另外一些方式傳承了下來,那就是看似獨立卻彼此相互間存在着某種神秘聯系的世界級頂豪——海德公園一號。

我們知道,倫敦水晶宮是人類歷史第一個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築,首次將鋼鐵構件、玻璃和層壓板結合用於建築物的建設中,成為現代玻璃帷幕高樓大廈的前驅。它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建築奇觀之一,也是工業革命時代的重要象征物,開辟了人類建築形式的新紀元。

而海德公園一號,其位置坐落於與水晶宮有着緊密聯系的海德公園旁,靠近倫敦最繁華的肯辛頓商業區中心地帶,相鄰不遠是英國女王的官邸
白金
漢宮、大不列顛自然史博物館、泰晤士河——依舊跟水晶宮一樣,掩映在大英帝國的地標群里。

與水晶宮更為緊密的聯系是,海德公園一號外牆也是由玻璃和鋼鐵建造而成,延續了水晶宮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築風骨。其外觀呈鑽石型,象征着「美麗、奢華與名望」。

從這一方面來說,倫敦水晶宮的國家地標式傳承已中斷,但城市間的私人化傳承卻仍在。無論是倫敦水晶宮,還是海德公園一號,它們的出現,代表着這個國家繁榮富強還在繼續。

NO. 3

北京壹號院 國際都會中心湖岸水晶宮

中國飛速發展,我們同樣需要一座「水晶宮」,一座位於這個國家都會中心、面向世界與未來的「水晶宮」。

媲美海德公園一號 · 最珍稀的豪宅官邸· 全球一線都會頂級資產硬通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