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金融科技正當紅 大型投行也競相追逐
鉅亨網黃欣 外電報導
正於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論壇 (圖:AFP)
金融科技創新已成為全球大型投行最為關注的發展方向,它們不但受其龐大潛力吸引,也希望透過監管法規,來約束對其業務造成威脅的新創公司。
《彭博社》報導,德意志銀行執行長 John Cryan 認為未來 10 年內,實體貨幣將被取代;美國銀行執行長 Brian Moynihan 表示該公司每年花 30 億美元、超過 5% 的比例在金融科技研發上。摩根大通與西班牙國際銀行也都宣布,對前銀行家 Blythe Masters 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新創公司進行投資。
每家大銀行都想當金融科技公司。雖然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有許多新創公司前往參加,但主導者仍是已有一席之地的企業。在題為「金融科技創新」講座上,沒有新創公司參與主講,「金融變革」講座則有 PayPal 執行長 Dan Schulman 參加,該公司市值之高,甚至已經超越德意志銀行。
據調研公司 Oliver Wyman 本周發布報告指出,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可能將吃掉大型銀行服務機構約 1500 億美元的市場。為增加競爭力,大型銀行各需支出逾 40 億美元更新 IT 系統,比前百大銀行平均分紅支出 17 億美元還多,但未來產業因此節省的成本,整體將可達 3400 億美元。
瑞銀董事長 Axel Weber 認為,發展金融科技所帶來的優點與機會將大於缺點,因為交易市場正在重塑,且資產價值下跌、投資人內心恐慌,對原有業務型態短期都不會有所助益。
但摩根士丹利執行長 James Gorman 則認為,對金融業而言監管法令才更重要,他並說,目前業界對金融科技的熱潮「幾近歇斯底里」。
大型銀行也認為,提供消費者銀行服務的新創企業也應受到相同規範,渣打銀行執行長 Bill Winters 就呼籲,支付系統應受審查與監管。
荷蘭財長 Jeroen Dijsselbloem 則表示,歐洲經濟體「過於依賴」金融體系,正是需要其他類的中小型消費者金融服務,而金融科技可以做到這點。Dijsselbloem 表示,監管機關不應限制金融科技的發展,而應跟隨其共同發展,盡到維持金融穩定和保護消費者的責任。
金融科技圈子變化快速,有些人擔心它是否已開始形成泡沫。不過也有企業主認為,其實現今金融科技尚未完全發展成熟,又何來泡沫一說。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