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焜專欄】別懷疑!黃金投資也要課稅!?
林嘉焜 2016-06-23 11:29
概要:黃金交易所得之稅務分析
近年來,陸續二十餘個國家已經實施負利率政策,顯示全球經濟仍是一團泥潦,各國央行想要利用低利率與負利率將資金逼出帳戶,增加消費、進而刺激景氣。但是民眾不是傻瓜,發現全球景氣異常,反而更加謹慎消費,進一步引發景氣通縮的疑慮。經濟達人─呂忠達老師撰文「投資人如何面對負利率時代?」於2016.3.3發表於鉅亨網上,更提到「在全球資金風險趨避的風潮下,應增持黃金、軍工股、泛消費類股、日圓,看多高評等債…擁抱美元現金資產…」文中首先提到增持黃金,果然黃金從2016年以來至目前6月,已經上漲20%(目前金價漲跌幅參考鉅亨網)。除了讚佩呂忠達老師神準的總經眼界之外,投資人為了搭上這班亂世保值列車,需要進一步了解台灣目前的黃金投資管道與相關稅務,分析如下:
一、黃金現貨(金飾、條塊)
[管道]:台灣部分銀行、銀樓、櫃買中心黃金現貨交易平台
[稅負]:若將來獲利出售實體黃金時,
(1)投資人若無法舉出當時買進價格單據時,須以成交金額的6%列為「個人一時貿易所得」(指非經常性買賣商品的個人買賣行為),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後申報
(2)若能舉出相關買賣價格證明,則可核實申報。
[舉例]:王太太把金飾及金塊拿到銀樓賣出得價金10萬元,但當年購買成本的憑證已經遺失,無法確定買入成本,得以純益率6%申報財產交易所得6000元,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管道]:台灣部分銀行自1997年推出
[稅負]:
(1)投資損益屬於財產交易所得(或損失)。
(2)成本可用個別認定法、平均成本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
(3)若有損失,可保留三年內與財產交易所得互抵(只能同類所得互抵)
[舉例]:王先生於105年1月4日至銀行開立黃金存摺帳戶,以每公克1,143元買進5,000公克黃金,於同年6月14日以每公克售價1,324元賣出5,000公克黃金,105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相關交易所得計算如下:
賣出價格:1,324元×5,000公克=6,620,000元
買進價格:1,143元×5,000公克=5,715,000元
黃金存摺之財產交易所得:6,620,000元─5,715,000元=905,000元
三、黃金基金/ ETF
[管道]:國內各銀行、投信公司、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等
[稅負]:
(1)境外商品:計入海外所得(或損失)
(2)台灣境內發行的金融商品:價差免稅(證所稅停徵)
[管道]:期貨公司
[稅負]:
(1)臺幣黃金期貨(TGF)期貨交易稅率0.00025%,
(2)黃金期貨(GDF)期貨交易稅率0.00025%
(3)黃金選擇權(TGO) 期貨交易稅率0.1% (選擇權契約期交稅係以權利金金額×稅率)
以上購買黃金的管道中,都具有不同特性,分析如下:
一、與金價的連動性:
除了黃金基金之外,與國際金價的連動性都很高。而國內核准代銷的黃金共同基金其實並非投資實體黃金,而是投資金礦公司的股票。如果股市面臨空頭,偶而會出現金價上漲,黃金基金卻下跌的背離情形。但2016年上半年全球股市位於多頭走勢,金價雖才上漲20%,但是黃金基金卻能上揚40-50%。
二、租稅負擔:
(2)境外黃金基金的獲利必須計入個人海外所得,然而海外所得與其他基本所得、所得淨額合計後,有670萬元的免稅空間,稅負並不重,仍值得投資。
(3)稅負最重應屬黃金存摺,由於買賣金額紀錄明確,採實質課稅,並無上述免稅空間。尤其101年還傳出財政部要求4家銀行,提供98年度「賣出金額前200大」的「黃金存摺」大戶客戶名單,此舉還上了新聞媒體,當時財政部長劉憶如也擁有千萬黃金存摺,趕忙澄清說,其實這是財政部每年的慣例,因為黃金本來就是列入課稅的範圍,所以今年並不是第一次特別這麼做。但這項查稅行動可能會令黃金存摺投資人舉棋不定,財政部之所以鎖定查稅時間在98年度,主要是因為當年國際金價由每盎司897美元飆漲到1096美元,漲幅高達25%,獲利相當可觀。(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三、金價回顧:
2008年爆發黑色10月,全球陷入金融海嘯崩盤恐慌中,金價從當年12月開始發展多頭走勢,2011年9月達每盎司1,920美元的歷史新高。再一路下挫到2015年底1,046美元。但今2016年以來黃金現貨已上漲二成,黃金類股漲幅約一倍。金價多頭氣勢受益於QE資金氾濫、零利率、金融市場黑天鵝,黃金有機會發揮抗通膨、保值、避險三大功能。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林嘉焜
稅務名師
專精個人資產之稅務規劃、企業股權安排。曾任職於台灣及香港之壽險、銀行及證券商。目前十餘本著作主題涵蓋理財、信託、稅務、保險,應邀演講場數近2千場,連續十年獲得台灣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座殊榮。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