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會客廳》專訪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
鉅亨網新聞中心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 周德文
『本期導讀』剛剛結束的十八界三中全會為未來中國經濟改革勾畫了藍圖,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阻力擺在執政者面前。經濟改革現在究竟面臨哪些阻力?民營經濟的發展真的迎來新的春天了嗎?國內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本期《金融街會客廳》邀請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為大家理清目前真實的改革圖景。
『嘉賓簡介』周德文,1961年7月出生,高級經濟師、大學兼職教授,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現任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對中國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做了長期深入的研究,是溫州研究民營經濟發展暨“溫州模式”的知名專家之一。
第一節 周德文:金融改革至少要在三個方面取得突破
金融界:今年是中國各項改革的元年,金融改革尤其重要,在您的預想當中,金融改革的藍圖是什么樣的?包括哪些框架?
周德文:金融改革是在溫州率先拉開序幕的,溫州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一個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當時我覺得:從企業的角度希望通過金融改革能夠把大量閑置的民間資金通過金融平臺集聚起來支援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發展,支援實體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一個與民營經濟、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金融體制機制,能夠真正達到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當然圍繞這個目標,現在的金融改革正在從多方面推進,比如說要設立民營銀行,要打破金融的壟斷,讓大量的民間資本也能夠公平的進入金融領域以及其他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從而更好的支援民營企業的發展,包括引導民間借貸走向合法化,這是金改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第一,現在民間借貸的規模越來越大,溫州地區已經達到1200億,浙江省達到1.5萬億,全國已經達到3.7萬億,這么大規模的民間借貸,現在大部分在地下運行,看不見摸不著,容易引發重大問題,比如造成社會的不穩定,釀成民間借貸危機。我覺得應該有法律來規範民間借貸的發展,所以我這幾年,一直在積極推進民間借貸的立法。
第二、利率市場化,沒有利率的充分市場化就不可能打破壟斷,只有利率市場化才能真正讓金融機構之間形成充分的競爭,從而降低利率,改善金融的融資成本。
第三、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的市場化及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包括個人資本海外直投,我們認為這些都是金改的重要內容。只有在這些方面取得突破,才能真正造就一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體制,促進經濟更加健康的發展。
第二節 周德文:金改已經取得突破 明年將有大進展
金融界:在做出這些設想的時候,您認為它的可行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德文:在我的設想里的金融改革都具有非常強的可行性。
第一、盡管現在金改的步伐還比較緩慢,溫州金改已經兩年了但還沒有取得重大的突破。但是已經做了大量事情,應該說在某些領域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果。比如民間借貸合法化,浙江省人大已經率先在全國立法,在浙江范圍至少在溫州范圍民間借貸已經合法性。此外,現在國務院的放貸條例也在積極推進,已經六易其稿,我估計今年12月或明年初有望推出。
第二,利率市場化現在進展速度也很快,存款利率的市場化目前還沒有完全實施,但是借款利率的市場化已經成為事實。加上三中全會以后金改的進一步推進,我想利率市場化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包括個人資本海外直投,現在方案已經上報到中央,等待各個部門的進一步協調。我相信每一項都能夠實實在在的推進。
第三節 周德文:改革已到攻堅階段 連石頭都摸不著了
金融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您覺得金改和您當初的設想有哪些差距?主要阻力集中在哪些方面?
周德文:改革本身是非常艱難地,更何況現在三中全會提出來要進行深層次的改革,也就是改革已經到了攻堅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會遇到很多阻力。
第一、會碰到習慣思維的阻力,因此人們的思想還需要進一步解放,近年來我們國家依然存在比較嚴重的所有制歧視,這種觀念不改變,改革很難進一步推進。
第二、會受到利益集團的阻力,利益重新分配就會導致各種力量的此消彼長,就會損害一部分利益集團的利益,這些利益集團會瘋狂的反撲、阻礙。中央的決心也很大,已經明確講要打破金融壟斷,打破國企壟斷,我相信在各個壟斷領域打破利益集團的阻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確實難度也會很大。
第三、改革本身是新生事物,以前我們常說“摸著石頭過河”,現在可能連石頭都摸不到了,所以現在必須得有更大的勇氣,更大的冒險的精神來推進改革。現在,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我國改革的進程和改革的深度。
金融界:作為金改試驗區,溫州金改已經推行了一年多,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實際阻力?
周德文:跟我剛才講的三方面的阻力都有很大關係。首先就是觀念要改變,比如說我們開始報了很多方案到中央,結果都被中央的相關部門給打回來了,他們認為跟現行法律,現行政策不相符。這樣改革試驗區就變成空話了,所以要大膽試驗,要殺出一條血路,就要突破現行的法律和政策,那才叫改革。如果還要事事匯報、事事請示、改革肯定不能推進。
另外,在推進過程中也遇到一些特殊利益集團的阻礙,現在金融機構的日子很好過,在國內目前還是壟斷的,它們攫取的是暴利。在這樣的情況下,溫州金改推行時這些銀行當然就不愿意更多的民間資本來分割市場蛋糕。就像我們擠公共汽車一樣,沒擠上去的人都想擠上去,一旦上去后就想馬上把門關上,當時很多國有銀行就是這個心態。
實際上我們國家的政策不可謂不好,我們相繼推出了“老36條”,“新36條”以及金改條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都遇到了“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特殊利益集團設置的障礙,所以溫州金改在當初推進時確實有很大的難度,遇到很大阻力。[NT:PAGE=$]
第四節 周德文:中小企業融資難沒有改觀
金融界:事實上,金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現在這一問題緩解了嗎?
周德文:融資難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金融改革以來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措施,但是這些舉措大都是治標不治本,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源性問題。所以現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依然非常嚴重,今年以來實際上更加嚴重,我個人認為已經達到引發嚴重危機的程度。
此外,現在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直線上升、有些地方金融機構已經出現了資金荒,所以現在企業融資就更加困難。
金融界:之前溫州有很多中小企業破產了,有金融危機的影響,您認為有沒有金融支援不力的原因?
周德文:我認為金融支援不力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比如金融危機導致外貿環境惡化,加上國內某些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過度以及企業自身的一些原因,但是我認為目前的金融體制已經滯后,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所以必改不可。全國工商聯調查:全國的90%的中小企業沒有跟銀行發生任何借貸關係,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中小企業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貢獻率已經達到70%左右,但是中小企業得到的資源利益只有20%到30%。這就說明我們的制度有嚴重的缺陷。
第五節 周德文:國外對中小企業支援比國內多 不容否認
金融界:中小企業融資難有企業自身規模小、風險大的問題,也有銀行衡量風險方面的考慮,您覺得這個矛盾如何解決?
周德文: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全球性的問題,確實也不僅僅中國有,但是國外一些國家解決的要比中國好。我曾經到很多國家去考察,日本、德國、法國包括港澳地區以及台灣,他們為中小企業融資所作的遠遠要比我們完善,這是不容否認的。金融機構主要資源會向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傾斜。而我們把大量的資源給了國有企業、給了大型的企業、給了地方政府,我認為這是不正常的。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真正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體系,這要從政策上開始進行全面的改革,我們的金融改革任重道遠,不僅僅是設立一兩個民營銀行,而是需要從體制機制上建立一個適應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體系和政策環境,包括一系列考核的指標,比如說對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率的容忍度要比平均水平高一些。
中小企業全世界都一樣,它就像嬰兒一樣,剛剛誕生,抗風險能力要弱,就需要父母親給予更多的關愛,長大了就不需要那么多關愛了。中小企業需要政府包括金融機構給予更多的扶持,這個扶持肯定有風險。但是一旦把他培育起來了中小企業就能夠給國家、社會帶來更大的貢獻。所以很多國家包括德國等國家都很注重培育中小企業,整個政府的資源向中小企業傾斜。
金融界:他們具體是如何做的?如何權衡風險?
周德文: 我認為國外也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國外銀行也希望能夠賺大錢沒有風險,這時就需要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國家是掌握資源和政策的,比如說中小企業要設立民營銀行,民營銀行就應該是區域性,它的任務就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它不能給大企業貸款,比如可以規定單筆貸款不能超過500萬,甚至不得超過50萬。
國外就是這么做的,他們有一系列法律對金融機構做出約束,比如批準設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就必須是區域性的,不能將分支機構都開到大城市去,只能放在鄉鎮、農村、社區等特定的區域。
金融界:風險如何規避?
周德文:給中小企業放貸可能存在比大企業更大的風險,但不是絕對的,政府應該給銀行一定的補貼來共同承擔一定的風險。比如說日本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資助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機構,包括微小銀行及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的機構,這樣就能在某種程度彌補銀行一定的風險,銀行就會有積極性為中小企業服務。
第六節 周德文:民間資本對金改新政舉棋不定 怕再遇阻力
金融界:十八界三中全會提出包括電信、金融行業要向民營資本開放,您覺得這次的決心有多大?浙江的民營企業有沒有感受到?
周德文:可以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央肯定是誠心要開放各個壟斷領域,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就是希望國有和民營的概念逐步淡化,國有資本可以進入的領域民營資本也可以進入,可以合作進行經營,共同進行投資,但是確實中央上層政策的貫徹需要一個過程,因為改革肯定還會受到既定利益集團的阻礙。
金融界:那據您了解溫州的民營企業對政策的態度是什么,有沒有什么顧慮?
周德文:他們的態度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非常的高興,覺得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升了民營企業、民間資本的社會地步,更加強調從法律上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它們滿懷信心,滿懷期待。
但是肯定也會有一些顧慮,因為之前國家出臺的一些政策遇到了很多阻力,“老36條”、“新36條”以及溫州金改都遇到了很多阻力。三中全會的60條決議能不能真正得到貫徹落實?要看實際推進的情況。
金融界:您上次接受我采訪的時候說溫州企業正在聯合起來成立民營銀行,現在這方面的情況怎么樣?
周德文: 溫州資本對投資民營銀行情有獨鐘,一直想進軍這一領域,從“老36條”開始就積極申報,“新36條”以后也積極申報,現在也在積極申報。
據我所知,溫州目前已經有20多個團隊在積極的進軍金融領域,我直接交流過的就有十幾個團隊,他們都想進入這個領域,現在就等著更加詳細的政策出臺。現在關於民營銀行設立的條例還沒有出臺,估計12月份或者明年一季度可能會出臺,一旦出臺,溫州的企業就會積極的申報,爭取能夠喝到頭口湯。
第七節 周德文:房價大跌不意味著溫州經濟將持續下滑
金融界:現在全國各地的房價都在上漲,唯有溫州的在下降,這是溫州經濟進一步下滑的前兆嗎?
周德文:溫州經濟確實遇到了一定的危機,其中一個標志就是房地產價格嚴重下滑,但是溫州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城市,溫州人投資房地產早已經過了剛性需求的階段,大部分人是抱著投資的目的,而不是完全為了自己居住。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外部環境劇烈變化,特別是政策的調控力度加大就會迫使房地產領域泡沫的破裂,造成房價的下滑,交易量的減少。
溫州目前確實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但總的來說,溫州的房市也好,溫州的經濟也好不會有大的問題,因為溫州人就是在一輪一輪的危機中不斷成長起來的,溫州以前在對外投資中確實有一些不理智的行為,但是溫州已經意識到並且已經開始反思,所以現在對投資都非常理性,並且社會和政府都給予了積極的引導,我覺得溫州的房地產未來依然會健康發展。
金融界:您前年(2011年)接受我采訪的時候,溫州中小企業破產很嚴重,現在這種勢頭有沒有剎住?
周德文:這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2011年是最嚴重的一年,確實出現一些跑路、企業跳樓自殺、破產倒閉等現象。但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工作下,這種趨勢被扼制,現在已經沒有企業再像2011年一樣出現大面積的倒閉、跑路、跳樓的現象了。
第八節 周德文:民營資本和國有資本不是對立關係
金融界:之前很多人一談到民營資本和國營資本的關係就會用“國進民退”和“國退民進”來概括,您覺得現在的關係是什么?
周德文:我認為國進民退也不對,國退民進也不對,實際上,三中全會已經指明了方向,未來的國企和民企要共同前進,共同發展,而不是對立的,我覺得要逐步淡化所有制的概念,以后國企民企都是共和國的兒子,國企是大兒子,民企是小兒子,都沒有對立關係,大家共同為國民經濟發展做貢獻,不存在你死我活,你進我退的問題。
我寫過一篇文章,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個期刊上發表,題目就是國企民企要和諧發展,它們之間完全是可以和諧發展的,不要有所有制的歧視,要為所有企業發展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不僅要保護國有企業的合法權益,也能夠維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要形成大家共同的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良性循環的機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